公元1300年左右, odde,"超過偶數的一個單位",源自古諾斯 oddi,意爲"第三個或額外的數字",如 odda-maðr "第三個人,奇數(給予決定性投票的人)", odda-tala "奇數"。古諾斯 oddi 的字面意思是"陸地的尖端,角度"(通過"三角形"的概念與 oddr "武器的尖端"相關); 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uzdaz "向上尖的"(也是古英語 ord "武器的尖端,矛,源頭,開始",古弗里斯蘭語 ord "尖端,地方",荷蘭語 oord "地方,地區",古高地德語 ort "尖端,角度",德語 Ort "地方"的來源),源自 PIE *uzdho-(也是立陶宛語 us-nis "薊"的來源)。然而,其他語言都沒有顯示出古諾斯語從"尖端"到"第三個數字"的發展。從14世紀末開始用於表示超過給定總數的剩餘部分。
意思上的"奇怪,特殊"首次出現在1580年代,源於"三個中的奇數,不成對的一個"的概念(更早在公元1400年左右,作爲"獨特的"的正面意義的"單數"已有記載)。odd job "零散的,不連貫的工作"(1728年)因其"不規則"的概念而被稱爲如此。Odd lot "不完整或隨機的集合"源自1897年。Odd Fellows 的國際秩序始於18世紀末的英格蘭當地社交俱樂部,帶有共濟會式的裝飾; 1813年在英格蘭曼徹斯特正式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