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準皇家特權",字面意思是"屬於宮殿",15世紀中期用於縣,指"由擁有類似於獨立君主的特權的領主統治",源自古法語 palatin(15世紀)和直接源自中世紀拉丁語 palatinus "宮殿的"(凱撒的宮殿),源自拉丁語 palatium(參見 palace)。中世紀拉丁語 (comes) palatinus 是賜予在王子宮殿中任職者的頭銜,因此指"擁有皇家特權"。是 paladin 的同源詞。
指德國老帝國中的選侯國時,用於指萊茵蘭州,最早見於1570年代; 到1709年時,作爲名詞指"來自(德國)普法爾茨的居民或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