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年代,Dianthus 的通稱,一種花色各異的園藝植物;其詞源尚不明確。可能來自 pink(動詞),透過「穿孔的」(波浪邊的)花瓣概念而來。或者可能源自荷蘭語的 pink,意為「小的、狹窄的」,其本身也不太清楚(可參考 pinkie),通過術語 pinck oogen「半閉的眼睛」,字面意思是「小眼睛」,這個詞在1570年代被借入英語,可能用來指代 Dianthus,因為它有時會有類似眼睛的小點。
作為名詞,意指「淡紅色,低色度但高亮度的紅色」,首次出現於1733年(pink-coloured 早在1680年代就有記錄),來自這種花朵的常見顏色。形容詞 pink 則在1720年被證實。作為早期對這種顏色的稱呼,英語曾用 incarnation「肉色」(14世紀中期),形容詞形式 incarnate(1530年代),源自拉丁語中「肉」的詞彙(參見 incarnation)。不過這些詞也有其他聯想,並且在意義上從「肉色、腮紅色」逐漸偏離,轉向「深紅色、血色」。
花朵的意義促使了比喻用法的出現(至1590年代),用來形容「花中之花」或某事物的最高典範或卓越例證(如梅丘西奧在《羅密歐與茱麗葉》中所說的「不,我就是那最優雅的典範」,第二幕第四場第61行)。可參考 flour(名詞)。
作為政治名詞,「被視為偏左但不完全激進的人」(即 red)的意義始於1927年,但這一形象至少可以追溯到1837年。
Pink slip「解雇通知」的用法始於1915年;在20世紀初的十年中,粉紅色通知在就業中有多種含義,包括工人簽署的一份文件,證明他將離開工會,否則將被解雇。看到pink elephants「因酗酒而產生幻覺」的表達出現在1913年,來自傑克·倫敦的《約翰·巴利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