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14世紀晚期,“缺乏耕耘或禮儀,粗鄙無禮”; 約1400年,“樸素,缺乏藝術性”,源自 rude(形容詞)+ -ness。從1530年代開始,“不良舉止”。中古英語 Rudeship(15世紀中期)也用於“缺乏溫和,粗糙”的意義。
也來自:late 14c.
13世紀末,指表面“粗糙、未加工”的意思,源自13世紀的古法語 ruide,直接源自拉丁語 rudis,意爲“粗糙、粗魯、未受教育”,這個詞的詞源不確定,與 rudus “碎石”有關。通常認爲它與拉丁語 rufus “紅色”(參見 rufous)源自同一詞源,通過原始(“紅色”)肉類的概念,但德·凡指出“rudis 或 rudus 中沒有“紅色”的意思,因此從“未加工(肉類)”到“粗糙”的假設轉變是站不住腳的。”
“粗魯、沒禮貌、沒有教養”的意思始於14世紀中葉; 也指行爲或行動“暴力、粗暴”。14世紀末,“出身低微、地位卑賤、普通、謙遜”的含義出現。意思爲“不文明、不符合禮貌要求”的含義可能始於14世紀末,肯定在16世紀之前,但很難與早期的“粗魯、沒教養”的意義區分開來。
1967年開始,牙買加俚語中的 Rude boy(也稱爲 Rudie)得到證實。1895年開始出現的比喻短語 rude awakening。
這是一個詞綴,表示動作、品質或狀態,附加在形容詞或過去分詞上,形成抽象名詞,源自古英語 -nes(s),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in-assu-(同源詞:古撒克遜語 -nissi,中古荷蘭語 -nisse,荷蘭語 -nis,古高地德語 -nissa,德語 -nis,哥特語 -inassus),來自 *-in-,最初屬於名詞詞幹,+ *-assu-,抽象名詞後綴,可能源自與拉丁語 -tudo 相同的詞根(見 -tud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rud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