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肥皂般的,類似於肥皂”,1710年,源自拉丁語 sapo, sapon (參見 soap (n.))+ -aceous 。19世紀中期,在比喻意義上用作“光滑的、油膩的”的幽默用語(1837年)。相關詞彙: Saponacity。
也來自:1710
中古英語 sope,源自古英語 sape “肥皂,藥膏”,古代日耳曼戰士用於染紅頭髮以顯示恐怖形象,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saipon “滴落的東西,樹脂”(源頭還包括中低地德語 sepe,西弗裏西亞語 sjippe,荷蘭語 zeep,古高地德語 seiffa,德語 seife “肥皂”,古高地德語 seifar “泡沫”,古英語 sipian “滴落”),源自 PIE *soi-bon-, 源自根 *seib- “傾倒,滴落,滲出”(或許也是拉丁語 sebum “牛脂,羊脂,油脂”的源頭)。
羅馬人和希臘人用油來清潔皮膚; “肥皂”的羅曼語(意大利語 sapone,法語 savon,西班牙語 jabon)源自晚期拉丁語 sapo “染髮的香膏”(最早見於普林尼),是一個日耳曼語藉詞,芬蘭語 saippua 也是如此。1853年開始記錄的比喻意義“諂媚”。
這個詞綴表示“屬於,具有...的性質”,源自拉丁語 -aceus,是形容詞後綴 -ax(屬格 -acis)的擴大形式; 參見 -acea。尤其在生物學中,“指屬於 X 目的植物或動物”。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aponace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