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的 shaken 來自古英語的 sceacan,意思是「快速地來回移動(某物),使其快速振動;揮舞;快速地前後移動身體或其部分」,也有「去、滑行、急速離開」的意思(例如 sceacdom 意為「逃跑」)。這個詞也可以不及物使用,形容人或身體部位「顫抖」,特別是因為發燒、寒冷或恐懼而顫抖(屬於第六類強變化動詞;過去式為 scoc,過去分詞為 scacen)。
這個詞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語的 *skakanan,意為「搖動、擺動」,也有「逃脫」的意思(同源詞還包括古諾爾斯語、瑞典語的 skaka,丹麥語的 skage,意為「移動、轉向、偏離」)。據說在日耳曼語以外沒有確定的同源詞,但一些資料來源建議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根 *(s)keg-,意為「跳躍、移動」(可比較梵語的 khaj「攪動、搖晃、翻動」,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skoku「跳躍、彈跳」,威爾士語的 ysgogi「移動」)。也可以與 shock(名詞第一義)進行比較。
在地震中形容地面搖晃,約公元1300年。表示「抓住並搖動(某人或某物)」的意思出現於14世紀初。從14世紀末開始,這個詞用來形容通過搖晃容器來混合成分等。表示「削弱、損害」的含義出現於14世紀末,基於「使不穩定」的概念。約公元1200年起,還有「通過突然的扭動擺脫」的意思;而現代口語中「擺脫、拋棄、放棄」(在美國英語中,約1872年)可能是基於「通過劇烈或突然的動作拋掉」的概念延伸而來,或許是受到駱馬的啟發。這個動詞在中古英語中也曾用來表示「逃避」責任等。
「shake hands」(通過握手互致問候或致意)這一表達出現於1530年代。口語中 shake a (loose) leg(「快點」)的記錄可追溯至1904年;而 shake a heel(有時也作 foot)則是一種古老或地方性的「跳舞」(約1660年代)表達。shake (one's) elbow(約1620年代)則意為「擲骰子賭博」。在16至18世紀的英語中,shake (one's) ears 表示「振作起來」,這是一種形象化的表達,描繪動物甦醒的情景。短語 more _____ than you can shake a stick at(「多得數不勝數」)最早可追溯至181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卡斯特的《日記》)。而 shake (one's) head(「搖頭表示不贊同」)的用法則出現於約公元1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