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th 的詞源
sloth(n.)
在12世紀末,slouthe這個詞出現了,意指「懶惰、遲鈍、對責任的忽視」,它是由中古英語的slou和slowe(參見slow (adj.))結合而成,加上抽象名詞後綴-th (2)。
這個詞取代了早期的sleuthe,該詞源自古英語的slæwþ,以及肯特方言的slewð,都意指「懶惰、懈怠」。現代形式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它與形容詞中的元音相符。到14世紀中期,這個詞的「緩慢、遲鈍」的新意義開始被證實。作為七宗罪之一,它翻譯自拉丁語的accidia。大約在1400年,sloth-salve這個詞被用來形容一種(比喻性的)治療懶惰的藥膏。
這種緩慢移動的南美洲哺乳動物最早在1610年代被這樣稱呼,這是對葡萄牙語preguiça(意為「緩慢、懶惰」)的翻譯,而該詞又源自拉丁語pigritia(意為「懶惰」)(可參見西班牙語的perezosa,意指「懶惰的」,同時也指「樹懶」)。
sloth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loth」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l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