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 sterven,意爲“死亡,停止存在”,也指“精神上的死亡”,源自古英語 steorfan,意爲“死亡”(過去式 stearf,過去分詞 storfen),在詞源上解釋爲“變得僵硬”,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sterbanan,意爲“僵硬,捱餓”(源自古弗里斯蘭語 sterva,古撒克遜語 sterban,荷蘭語 sterven,古高地德語 sterban,意爲“死亡”)。這被重建爲源自 PIE 詞根 *ster-(1)“僵硬”的擴展形式。
到了16世紀,這個詞在英語中變得弱化。這個詞似乎特別用於慢性或消瘦的死亡,並特指“因寒冷而死亡”(14世紀); “因缺乏營養而死亡,飢餓”(15世紀中葉)。及物動詞意爲“使飢餓或死於飢餓”始見於1520年代(中古英語 starve of hunger 有相同意義,始見於12世紀初; hunger-storven 指“因飢餓而死亡”,始見於14世紀末)。
在《世紀詞典》(1902年)中,“因寒冷而死亡”的意義標註爲“現僅見於英國”; 在《牛津英語詞典》(1989年)中標註爲“現僅 North.”。韋奇伍德(1878年)指出,“在中部地區, to clem 指因飢餓而死亡; to starve 指因寒冷而受苦。”
“親愛的,”焦慮的母親繼續說,“我們生了一堆糟糕的火,我敢說你們兩個都凍得要命。親愛的,把你的椅子拉近一點……”(《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年)
德語同源詞 sterben 保留了這個詞的原始意義,但英語已經遠離其起源,以至於現在常用的是 starve to death(1910年)。在斯堪的納維亞語中沒有找到這個動詞,但可以比較古諾爾斯語 stjarfi,意爲“破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