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的 stingen 來自古英語的 stingan,意指「用尖端刺、穿透或戳刺」(通常指武器、蜜蜂、某些植物等)。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stingan,同源詞還包括古諾爾斯語的 stinga、古高地德語的 stungen(意為「刺戳」)、哥德語的 us-stagg(意為「刺出」)、古高地德語的 stanga、德語的 stange(意為「桿子、棲木」),以及德語的 stengel(意為「莖、幹」)。這個詞可能源自原始印歐語的 *stengh-,這是一個鼻音化的形式,來自根詞 *stegh-,意指「刺、戳、刺痛」。
在古代,這個詞也用來形容蛇、蟾蜍和蒼蠅(約12世紀末)。到了14世紀,這個詞的意義大多專門指「刺痛的昆蟲」。不及物用法「有刺、能刺」出現於1735年;而「劇烈疼痛」的意義則來自1848年。俚語「欺騙、詐騙」則始於1812年。在中古英語中,這個詞還有「發生性關係」的意思(約13世紀中期)。
這是一個古英語的強變位動詞,過去式為 stang,過去分詞為 stungen;隨著時間推移,過去式最終簡化為 s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