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uppleness 的詞源

suppleness(n.)

1590年代,“愿意屈从于他人愿望和意见的准备性;”1620年代作为“灵活性,柔韧性,”来自 supple + -ness

相關條目

大約在公元1300年,souple這個詞出現,意思是「柔韌的、易彎曲的、不僵硬的」。它源自古法語的souplesople,意指「柔軟的、靈活的;謙遜的、順從的」,可以追溯到12世紀。這個詞又來自高盧-羅馬語的*supples,最終源於拉丁語的supplex,原意是「跪求的、恭敬的、懇求的」,同時也有「彎曲的、跪下的」意思。

這個詞的構成可以拆解為sub(意為「在……之下」,參見sub-)和另一部分,可能與拉丁語的plectere(意為「編織、纏繞」,來自原始印歐語根*plek-「編織」的後綴形式)有關。不過,這部分的演變過程各種說法都有。牛津英語詞典的印刷版和《世紀詞典》認為它是通過plicare(意為「折疊」,如在supplication中)演變而來。另一方面,Barnhart則提出,它可能是*supplacos的變體,意為「謙恭地懇求、安撫」,其中placare(意為「平息、安撫、緩和」)是來自placere(意為「取悅」)的使役形式(參見please (v.))。

這個詞在14世紀末開始出現,最初用來形容皮膚、皮革等,意為「柔軟、嫩滑」。同時期,它在英語中也被用來比喻「謙恭、順從、溫順」。不過,到了1600年左右,它開始有了更陰險的比喻意義,指「巧妙地奉承、能夠迎合他人意願和看法」。

在Marston的《Antonio and Melinda》(1602年)中,有supple-chapped flatterer這句話。Supple在中古英語中也作為動詞使用,意為「軟化、減輕」,到1520年代開始有「使(皮膚或皮革)柔軟」的意思,到了1560年代又引申為「通過拉伸或鍛煉使(身體或四肢)柔韌」。相關詞彙:Suppled

這是一個詞綴,表示動作、品質或狀態,附加在形容詞或過去分詞上,形成抽象名詞,源自古英語 -nes(s),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in-assu-(同源詞:古撒克遜語 -nissi,中古荷蘭語 -nisse,荷蘭語 -nis,古高地德語 -nissa,德語 -nis,哥特語 -inassus),來自 *-in-,最初屬於名詞詞幹,+ *-assu-,抽象名詞後綴,可能源自與拉丁語 -tudo 相同的詞根(見 -tude)。

    廣告

    分享「suppleness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uppleness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