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喉嚨吞下」(及物動詞),中古英語 swolwen,源自古英語 swelgan,意為「吞下、飲下、吸收」(第三類強變化動詞;過去式 swealg,過去分詞 swolgen)。這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swelgan/*swelhan,同源詞還包括古薩克斯語 farswelgan、古挪威語 svelgja(意為「吞下」)、中古荷蘭語 swelghen、現代荷蘭語 zwelgen(意為「吞嚥、吞下」)、古高地德語 swelahan(意為「吞下」)以及現代德語 schwelgen(意為「沉醉」)。這被認為源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swel-(1),意為「吃、喝」(同源詞還包括伊朗語 *khvara-,意為「吃」)。
作為「淹沒、吞沒」(如海洋、墳墓等)出現於12世紀晚期。從14世紀中期起,開始有了「消耗、摧毀」的比喻意義。1590年代起,還有了「不加質疑地接受(信念、觀點、陳述),輕信地接受並記住」的含義。約1700年起,開始用作不及物動詞,意指「進行吞嚥的動作」。相關詞彙有:Swallowed(過去式),swallowing(現在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