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與另一詞相同意義的詞」,15世紀早期,synoneme,sinonyme,來自古法語synonyme(12世紀)和直接來自晚期拉丁語synonymum,源自希臘語synōnymon「具有與另一詞相同意義的詞」,名詞用法為中性形式的synōnymos「具有相同名稱的,同義的」,來自syn-「一起,相同」(參見syn-)+ onyma,艾奧利亞方言形式的onoma「名稱」(來自原始印歐語根*no-men-「名稱」)。
與antonym相對。在中古英語中也作為伊西多爾於7世紀所著書籍的名稱,書中人與理性之間的對話以不同方式描述相同情境。直到18世紀通常以複數形式出現,synonymes,或如果是單數形式,則為synonyma。這個詞的現代形式「幾乎只在詞典中出現,直到18世紀末才開始出現」[OED, 2nd edition, print, 1989]。
But what we have long and loosely called synonyms are now understood to be, with trifling exceptions, pseudo-synonyms, by which are meant vocables approximating in import, but not equipollent or interchangeable. [Fitzedward Hall, "Modern English," 1873]
但我們長期以來鬆散地稱之為synonyms的詞,現在被理解為,除了微不足道的例外,伪同义词,這些詞的意義相近,但不等值或可互換。[Fitzedward Hall, "Modern English," 1873]
霍爾選擇作為技術上精確的詞來替代同義詞的是homœosem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