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ter 的詞源
teeter(v.)
在1843年,這個詞的意思是「上下搖擺地移動」,而到了1844年,它又被用來形容「搖搖晃晃地移動,左右搖擺,處於不穩定的邊緣」。這個詞可能是從titter演變而來,原本意指「不穩定地移動」,就像快要跌倒的樣子(最早可追溯至14世紀)。它可能源自斯堪地那維亞語,與古諾爾斯語的titra(意為「搖晃、顫抖、蹣跚」)相似,這又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ti-tra-(同源詞還有德語的zittern,意為「顫抖」)。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1989年),這個詞主要存在於日耳曼語系中。相關詞彙包括Teetered和teetering。自1937年起,它便與brink(名詞,意為「邊緣」)搭配使用。而Teeter-tail(1889年)則是對一種濱鷸的舊稱。
相關條目
teeter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teeter」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