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在1590年代,「薄弱、不實」的意思,這個詞的構成不規則,來自拉丁語的 tenuis,意指「纖細、瘦弱、細小;拉長的、貧瘠的、苗條的」,在比喻上則可解釋為「微不足道的、無意義的、貧窮的、地位低下的」(根據 Watkins 的說法,這源自於原始印歐語詞根 *ten-,意為「拉伸」)。
根據拉丁語的正確形式應該是 tenuious。在英語中,「重要性微薄、缺乏實質內容」的比喻意義可以追溯到1817年。相關詞彙包括 Tenuously(纖細地)和 tenuousness(薄弱性)。
也來自:1590s
15世紀晚期,源自拉丁語 tenuis “薄的”(參見 tenuous)+ -ous。
「缺乏實質厚度」,15世紀早期,tenuite,來自古法語tenuite,源自拉丁語tenuitas「纖細,苗條,精細,小」,來自tenuis「纖細」(參見tenuous)。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nu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