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tent-pole 的詞源

tent-pole(n.)

「用於搭建帳篷的桿子之一」,1706年,來自 tent (n.) + pole (n.1)。

相關條目

"樁,杆子",晚期古英語 pal "樁,杆子,柱子",是一種普遍的日耳曼語藉詞(古弗裏西亞語和古撒克遜語 pal "樁",中古荷蘭語 pael,荷蘭語 paal,古高地德語 pfal,古諾爾斯語 pall),源自拉丁語 palus "樁",來自 PIE *pakslo-, 詞根 *pag- "固定" 的後綴形式。後來特指 "一根長而細的錐形木棒"。

賽馬場內圍繞賽道的 "內側杆柵欄" 的意義始於1851年; 因此,汽車賽車中的 pole position(1904年)也是如此。1839年,美國英語中的 ten-foot pole 作爲比喻性的度量衡,用於表示不願意用某物(或某人)接觸其他東西。十英尺長的木棒是設置籬笆等常用工具,短語 "Can't touch de bottom with a ten foot pole" 出自流行的老民間歌曲 "Camptown Races"。

"I saw her eat."
"No very unnatural occurrence I should think."
"But she ate an onion!"
"Right my boy, right, never marry a woman who would touch an onion with a ten foot pole."
[The Collegia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une 1839]
"我看到她吃東西了。"
"我想這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情。"
"但她吃了一個洋蔥!"
"沒錯,我的孩子,永遠不要娶一個會用十英尺長的木棒接觸洋蔥的女人。"
[弗吉尼亞大學學生報,1839年6月]

大約在1300年,tente這個詞出現,意思是「用皮革或粗糙布料製成的可攜式帳篷,通常是拉伸在幾根柱子上的」。這個詞來自古法語的tente,意指「帳篷、懸掛物、掛毯」,可以追溯到12世紀。它源自中世紀拉丁語的tenta,字面意思是「被拉伸的東西」,是拉丁語tentus的陰性單數名詞形式,這個詞本身來自於動詞tendere,意為「拉伸」,而其詞源則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歐語根*ten-,同樣有「拉伸」的意思。

這個概念主要是指將皮革等材料「拉伸」在一個框架上。至於tent-caterpillar,也就是web-worm,這是一種北美蛾類的幼蟲,之所以在1854年被這樣稱呼,是因為它們生活在類似帳篷的絲質網中,通常是群居的。

    廣告

    分享「tent-pol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nt-pol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