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世紀中期,tremblen這個詞用來形容人們因恐懼、寒冷或情感等原因而「顫抖或抖動」。它源自古法語的trembler,意為「顫抖、害怕」,可以追溯到11世紀,進一步來自中世紀拉丁語的tremulare,意指「顫抖、害怕、猶豫不決」。這一詞根也衍生出意大利語的tremolare和西班牙語的temblar。最終,它源自拉丁語的tremulus,意為「顫抖的、搖晃的、發抖的」,而這又來自tremere,即「顫抖、發抖、搖晃」,其原始印歐語根為*trem-,意指「顫抖」。
因此,這個詞在比喻意義上也可以表示「處於懷疑或懸念之中」。在古英語中,表達「顫抖」的本土詞彙是bifian。相關詞彙包括Trembled(過去式)和trembling(現在分詞)。名詞形式「顫抖的動作或狀態」大約出現在1600年左右。
根據重建的語源,與此詞根相關的還有希臘語的tremein,意為「顫抖、發抖、搖晃、害怕」,立陶宛語的tremiu, tremti,意為「驅散」,古教會斯拉夫語的treso,意為「搖晃」,以及哥特語的þramstei,意指「蚱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