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urge 的詞源

urge(v.)

在1550年代,「催促、推動、迫使前進」的意思來自拉丁語 urgere,意指「用力壓迫、向前推進、強迫、驅動、迫使、刺激」。這個詞可能源自原始印歐語根 *urgh-,意為「綁住、束縛」,透過「壓在某物上」的概念,進而引申為「堅持、推動」。

這個語根也被重建為立陶宛語的 veržti(「綁住、固定、擠壓」)、vargas(「需要、困境」)、vergas(「奴隸」);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vragu(「敵人」);哥特語的 wrikan(「迫害」);古英語的 wrecan(「驅趕、狩獵、追逐」)的來源。

另一種可能性是這個原始印歐語根是 *ureg-,意為「追隨足跡」,但 de Vaan 認為「這種語音變化似乎不太可信」。到1560年代,「懇求、乞求」的意思開始出現。相關詞彙包括 Urged(已催促)和 urging(正在催促)。

urge(n.)

1610年代,“催促的行爲”,源自於 urge(動詞)。在《世紀詞典》(1902)中標記爲“罕見”;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自大約1910年以來頻繁使用”。

相關條目

“敵人,憎惡並有意傷害(某人)”起源於13世紀早期,來自古法語 enemi(12世紀,現代法語 ennemi),更早地來自9世紀的 inimi,表示“敵人,對手,惡魔,魔鬼”,源自拉丁語 inimicus,“敵人”,字面意思爲“不友好的人”,名詞用法意爲“敵對的,不友好的”(同源詞還有意大利語 nemico 、加泰羅尼亞語 enamic 、西班牙語 enemigo 和葡萄牙語 inimigo),由 in- “無”(見 in-(1))和與 amare “愛”(見 Amy)相關的 amicus “朋友”的詞源構成。從公元1300年開始,用於表示“上帝的對手、不信者、異教徒、反基督教者”,14世紀晚期用於“魔鬼”,也用於14世紀晚期的“參加戰爭、世仇等中的武裝團體的成員”,指對立的軍隊總體,自公元1600年以來,還用作形容詞。

大多數印歐語系中,“個人敵人”的詞彙也包括“戰爭中的敵人”,但某些語言對後者有着專門的詞彙,例如希臘語 polemioi(不同於 ekhthroi)、拉丁語 hostis,最初表示“陌生人”(不同於 inimicus)、俄語 neprijatel'(不同於 vrag)。俄語 vrag(古教會斯拉夫語 vragu)與立陶宛語 vargas “痛苦”(參見 urge(v.)),可能與原始日耳曼語 *wargoz 有關,老撾斯語 vargr “亡命之徒”,因而被稱爲“狼”,冰島斯語 vargur “狐狸”,古英語 wearg “罪犯,重罪犯”,很可能是 J.R.R.托爾金所著的《霍比特人》(1937)和《指環王》中“狼”種類大型兇猛的動物名 warg 的靈感來源。相關詞彙: Enemies

[雲被風吹動],約1300年, rak,意爲“運動,快速運動”,也指“風的衝擊,碰撞,撞擊”,最初是一個北方詞彙,可能來自古英語 racu “雲,風暴”(或其未記錄的斯堪的納維亞同源詞),受到古諾爾斯語 rek*rak “殘骸,漂流物”或古英語 wræc “被驅趕的東西”的加強,這兩者都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wrakaz,源於 PIE 詞根 *wreg- “推,推動,驅動”(見 urge(v.))。

從14世紀末開始,指“雨雲”。常與 wrack(n.)“破壞”混淆,特別是在短語 rack and ruin(1590年代)中,這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受到視覺押韻的鼓勵。 Rack 是“碎片狀的雲朵”; wrack 在其次要意義上是“被衝上海岸的海草”。兩者可能最終來自同一 PIE 詞根, wreak 也是如此。

廣告

urg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urg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urg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