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1300年,visioun這個詞出現,意指「所見之物」,特別是指在夢中或清醒時,透過想像或超自然的方式所見之物。這個詞源於盎格魯-法語的visioun,以及古法語的vision,其含義包括「存在、視覺;景象、外觀、夢境、超自然的視覺」(12世紀)。而這些詞又來自於拉丁語的visionem(主格為visio),意指「看見的行為、視覺、所見之物」,這是一個名詞,源自於動詞videre(意為「看見」),而該動詞又來自於原始印歐語根*weid-,同樣意指「看見」。
此外,這個詞在14世紀中期還有「關於異象的敘述性描述」的意思。到了15世紀初,它又被用來指「對某物的視覺感知」。到15世紀末,還出現了「視覺、通過眼睛感知的能力」以及「看見外部物體的行為」這些含義。
進入20世紀後,vision的使用逐漸演變為「對計劃或預期的清晰而生動的心理概念」。而「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或政治智慧」這一意義則始於19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