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來自古英語的 weorþ,意指「有價值的、重要的、值得的」,也可解釋為「受重視的、值得欣賞的、應得的,或是高尚的、貴族的、高階的」。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wertha-,其具體起源尚不明朗。Boutkan 也未能找到其印歐語系的詞源。
在古英語中,這個詞還有「適合的、恰當的、合適的」以及「因卓越或重要而應得的」等含義。大約從公元1200年起,它被用作一種「準介詞」,類似於現代英語中的「相當於、價值為、被評價為;具有等同的重要性;在力量上相等於」[參見《中古英語詞典》]。
口語中帶有輕視意味的短語 for what it's worth 出現於1872年;而 for all it's worth,意指「充分地、全力以赴地」,則在1874年的加州報紙中出現,可能源自賭徒的術語。
與之相關的日耳曼語詞包括古弗里西語的 werth、古北歐語的 verðr、荷蘭語的 waard、古高地德語的 werd、德語的 wert,以及哥特語的 wairþs,都意指「值得、值得尊敬」。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vredu、立陶宛語的 vertas(意為「有價值」),以及類似的凱爾特語詞彙,則被認為是從日耳曼語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