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灰色的,白灰色的,致命的蒼白色的",1807年,來自 ash(n.1)+ -en(2)。
也來自:1807
"由白蠟木製成",公元1300年; 參見 ash(n.2)+ -en(2)。"與白蠟樹有關的"含義始於1560年代。
也來自:c. 1300
「火的粉末殘留物」,中古英語 asshe,源自古英語 æsce 意指「灰」,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askon(同源於古諾爾斯語和瑞典語 aska,古高地德語 asca,德語 asche,中古荷蘭語 asche,哥特語 azgo「灰燼」),進一步追溯至印歐語根 *as-「燃燒,發光」。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 ascua「紅熱的煤炭」是日耳曼語的借詞。
「從火山噴出的細粉狀熔岩」這一意義出現於1660年代。灰燼古來就是悲傷或懺悔的象徵;因此有了Ash Wednesday(約公元1300年,在中古英語中有時也稱為 Pulver-wednesdai),這個習俗是由教宗格里高利大帝引入的,他在四旬期的第一天會在懺悔者的頭上撒灰燼。
Ashes「一個人的遺體殘骸」的用法可追溯至13世紀晚期,指的是古代火葬的習俗。
這個後綴加在名詞後面,形成形容詞,表示「由……製成的」或「具有……的特性」(例如 golden、oaken、woolen),對應於拉丁語的 -anus、-inus,希臘語的 -inos。它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ina-(來自印歐語系的 *-no-,形容詞後綴)。
這個後綴在古英語、中古英語和早期現代英語中非常常見。例如:fyren 意思是「著火的;由火製成的」,rosen 意為「由玫瑰製成的或由玫瑰組成的」,hunden 表示「狗的,犬類的」,beanen 意為「豆類的」,wreathen 意為「交織的」,tinnen 表示「由錫製成的」,baken 意為「烘烤的」,breaden 表示「由麵包製成的」,writhen 意為「易於扭曲或變形的」,yewen 表示「由紫杉木製成的」。懷克里夫曾用 reeden 表示「由蘆葦製成的或由蘆葦組成的」。
如今,這些後綴的少數存留形式在日常使用中大多被淘汰,名詞的簡單形式則可以同時作為形容詞使用(例如 gold ring、wool sweater)。不過,在某些特定語境中仍然會使用一些(如 brazen、woode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a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