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sh 的詞源

ash(n.1)

「火的粉末殘留物」,中古英語 asshe,源自古英語 æsce 意指「灰」,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askon(同源於古諾爾斯語和瑞典語 aska,古高地德語 asca,德語 asche,中古荷蘭語 asche,哥特語 azgo「灰燼」),進一步追溯至印歐語根 *as-「燃燒,發光」。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 ascua「紅熱的煤炭」是日耳曼語的借詞。

「從火山噴出的細粉狀熔岩」這一意義出現於1660年代。灰燼古來就是悲傷或懺悔的象徵;因此有了Ash Wednesday(約公元1300年,在中古英語中有時也稱為 Pulver-wednesdai),這個習俗是由教宗格里高利大帝引入的,他在四旬期的第一天會在懺悔者的頭上撒灰燼。

Ashes「一個人的遺體殘骸」的用法可追溯至13世紀晚期,指的是古代火葬的習俗。

ash(n.2)

歐亞大陸、北美洲和北非常見的一種森林樹木的通稱,中古英語 asshe,源自古英語 æsc “白蠟樹”,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askaz*askiz(源頭還包括古諾爾斯語 askr,古撒克遜語 ask,中古荷蘭語 esce,德語 Esche),源自原始印歐語根 *os- “白蠟樹”(源頭還包括亞美尼亞語 haci “白蠟樹”,阿爾巴尼亞語 ah “山毛櫸”,希臘語 oxya “山毛櫸”,拉丁語 ornus “野山灰樹”,俄語 jasen,立陶宛語 uosis “白蠟樹”)。

白蠟樹的木材堅韌有彈性,是長矛杆的首選木材,因此古英語 æsc 有時指“長矛”,尤其是在詩歌中,如 æsc-here “持長矛的隊伍”, æsc-plega “戰爭”,字面意思是“長矛遊戲”。Æsc 也是古英語符文字母的名稱,用於表示這個詞的開頭。

相關條目

中古英語中的 anelen,源自古英語中的 onælan,意爲"點燃,燃燒; 激發,煽動",來自 on- "在"(參見 an- (1))+ ælan "燃燒,烤",源自原始日耳曼語中的 *ailan,"可能" [Watkins] 來自同一 PIE 根詞,意爲"燃燒",這是 ash (n.1)的來源。它與古英語中的 æled "火,火炬",古挪威語中的 eldr,丹麥語中的 ild "火"有關。

在大約1600年後, -n- 的詞尾被拉丁詞(annex 等; 比較 accursedaffordallay)的類比所加倍。"通過加熱和逐漸冷卻來處理"(對玻璃,陶器,金屬等進行強化)的含義在古英語晚期就已存在。相關詞: Annealedannealing

"裝灰燼和其他垃圾的容器",1847年,來自 ash(n.1)+ bin(n.)。

廣告

ash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ash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ash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