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sh 的詞源
blush(v.)
14世紀晚期, bluschen, blischen,“發光; 看,凝視”,可能源自古英語 blyscan “臉紅,變紅,發光” (解釋拉丁語 rutilare ),類似於 blyse “手電筒”,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blisk- “發光,燃燒”,這也導致了荷蘭語 blozen (“變紅”)和斯堪的納維亞語詞彙(丹麥語 blusse “閃耀; 變紅”)的詞彙; 最終源自 PIE *bhel- (1)“發光,閃爍,燃燒”。
有關元音演變的,請參見 bury 。“臉上泛紅”(因羞愧,謙遜,困惑等)的意義可追溯至約1400年。相關詞彙: Blushed; blushing 。
blush(n.)
14世紀中期,“看,一瞥”(在 at first blush “乍一看”中保留了這個意義),也指“閃光,閃爍”(14世紀晚期),源自於 blush(動詞)。從1590年代開始,“臉紅”也有這個意思。 “玫瑰色”這個意思也來自於1580年代。作爲一種化妝品來塗抹臉頰,可能是在1712年(Pope),但在詩歌以外的使用中,在1960年代之前這個術語並不常見。
相關條目
blush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blush」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bl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