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buckeye 的詞源

buckeye(n.)

也稱爲 buck-eye,即“美國七葉樹”,1763年,據說因堅果形似鹿眼而得名(參見 buck(n.1)+ eye(n.))。自1822年以來,因俄亥俄州生長大量此類樹木,其含義爲“俄亥俄州的本地人”。在20世紀初,用於比喻任何廉價或劣質的東西。

相關條目

“雄鹿”,公元1300年,早期指“公山羊”; 來自古英語 bucca “公山羊”,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bukkon(源頭還包括古撒克遜語 buck,中古荷蘭語 boc,荷蘭語 bok,古高地德語 boc,德語 Bock,古諾爾斯語 bokkr),也許源自原始印歐語根 *bhugo(源頭還包括阿維斯陀語 buza “公山羊,山羊”,亞美尼亞語 buc “羔羊”),但有些人猜測它來自一個失落的前日耳曼語言。巴恩哈特說,一些資料中列出的古英語 buc “雄鹿”是一個“幽靈詞或抄寫錯誤”。日耳曼語(在“公山羊”的意義上)被法語借用爲 bouc

“男人”的意思來自公元1300年(古諾爾斯語 bokki 也用於這個意義)。特別是“時髦男子”(1725年); 也用於男性美洲原住民(約1800年)或黑人(1835年)。這也可能是軍隊俚語 buck private “最低級別的士兵”(1870年代)的意思。

短語 pass the buck 的字面意義記錄於1865年,美國英語撲克俚語; 所謂的“雄鹿”最初可能是一把鹿角柄刀:

The 'buck' is any inanimate object, usually [a] knife or pencil, which is thrown into a jack pot and temporarily taken by the winner of the pot. Whenever the deal reaches the holder of the 'buck', a new jack pot must be made. [J.W. Keller, "Draw Poker," 1887]
“雄鹿”是任何無生命的物體,通常是[一把]刀或鉛筆,被扔進獎池並被獲勝者暫時拿走。每當發牌到“雄鹿”的持有者時,必須製作一個新的獎池。[J.W. Keller,“Draw Poker”,1887]

“轉移責任”的比喻意義首次記錄於1912年; 短語 the buck stops here(1952年)與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有關。

大約在1200年,來自古英語 ege (Mercian), eage (West Saxon) "眼睛; 眼周區域; 孔洞,洞口",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augon (也是古薩克森語 aga,古弗裏西亞語 age,古挪威語 auga,瑞典語 öga,丹麥語 øie,中荷蘭語 oghe,荷蘭語 oog,古高地德語 ouga,德語 Auge,哥特語 augo "眼睛"的源頭)。顯然,日耳曼語的形式從 PIE 詞根 *okw- "看"中不規則地演變而來。

HAMLET: My father — methinks I see my father.
HORATIO: Where, my lord?
HAMLET: In my mind's eye, Horatio.
哈姆雷特:我父親——我想我看到了我父親。
霍雷修:在哪裏,我的主人?
哈姆雷特:在我心靈的眼睛裏,霍雷修。

直到14世紀末,英語的複數形式是 -an,因此現代方言的複數形式是 eenene。從1670年代開始用於描述土豆。從14世紀末開始用於描述孔雀的羽毛。作爲一個用鉤子固定(衣物等)的環,從1590年代開始使用。針的 eye 在古英語中就有。作爲任何事物"革命的中心",從1760年開始使用。航海術語 in the wind's eye "朝着風的方向",源自1560年代。

see eye to eye 來自以賽亞書52章8節。 Eye contact 從1953年開始有記載。 have (or keep) an eye on "保持監視"從15世紀初開始有記載。 have eyes for "對...感興趣或被...吸引"從1736年開始有記載; make eyes at 在浪漫意義上從1837年開始使用。Eye-biter 是"一種用眼睛施魔法的女巫"的古老名稱。

    廣告

    buckey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buckey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buckey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