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copper-nickel 的詞源

copper-nickel(n.)

1728年,含有鎳的銅合金,用於鑄幣等,參見 copper(n.1)+ nickel

相關條目

銅是一種可塑的金屬元素,以其獨特的紅色、韌性、可塑性和導電性而聞名。它的晚期古英語詞源爲 coper,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kupar(也來源於中古荷蘭語 koper 、古諾爾斯語 koparr 、古高地德語 kupfar),源自晚期拉丁語 cuprum,縮寫自拉丁語 Cyprium (aes),意爲“塞浦路斯(金屬)”,源自希臘語 Kyprios “塞浦路斯”(見 Cyprus)。

古希臘語中有 khalkos “礦石、銅、青銅”; 一個古代印歐語言中表示“礦石、銅、青銅”的詞彙在梵語 ayah 、拉丁語 aes 中得以保留。拉丁語 aes 最初是指“銅”,但這個詞被擴展到其與錫的合金(見 bronze),由於這種合金比純銅更廣泛地使用,這個詞的主要意義轉向了合金,而新的詞彙則演變成了“銅”,源自塞浦路斯島的拉丁語形式,那裏開採銅礦(煉金術士將銅與維納斯聯繫在一起)。

Aes 進入了日耳曼語(最初沒有區分銅和其合金),併成爲英語 ore。在拉丁語中, aes 是“現金、硬幣、債務、工資”的通用詞彙,在許多比喻表達中使用。化學符號 Cu 源自 cuprum

作爲“銅幣”,自1580年代開始使用; 作爲“銅製容器”,自1660年代開始使用。形容詞“銅製的或類似銅的”源自1570年代; 動詞“用銅覆蓋”源自1520年代。

白色金属元素,1755年,该名称由瑞典矿物学家Axel von Cronstedt(1722-1765)于1754年创造,源自瑞典语kopparnickel“铜色矿石”(首次获得的矿石),是德语Kupfernickel的半翻译,字面意思是“铜妖精”,来自Kupfer(参见copper)+ Nickel“妖精,流氓,傻瓜”(男性专有名词Nikolaus的昵称形式)。

雅各布·格林建议这来自于nixie的来源(并比较pumpernickel)。后来的德语来源(Kluge等)将德语词与St. Nicholas及其在德国的节日习俗联系起来(参见Krampus)。也比较英语Old Nick“魔鬼”;参见Nick)。然而,该词的最早使用仅指愚蠢或可鄙的人,而不是超自然生物。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1989年),矿工之所以这样称呼矿石,是因为它看起来像铜,但不产铜。比较fool's gold意为“黄铁矿”。

“部分由镍制成的硬币”的意思来自1857年,当时美国引入了由镍制成的一美分硬币,以替代旧的笨重铜币。对五美分硬币的应用(最初由一部分镍,三部分铜制成)始于1883年;早期货币中的银half-dimes用于此。

nickel-and-dime(某人)“通过积累琐碎的开支使(某人)贫穷”始于1964年(nickels and dimes“非常小的金额”自1893年起被证实)。

    廣告

    copper-nickel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copper-nickel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copper-nickel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