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一種可塑的金屬元素,以其獨特的紅色、韌性、可塑性和導電性而聞名。它的晚期古英語詞源爲 coper,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kupar(也來源於中古荷蘭語 koper 、古諾爾斯語 koparr 、古高地德語 kupfar),源自晚期拉丁語 cuprum,縮寫自拉丁語 Cyprium (aes),意爲“塞浦路斯(金屬)”,源自希臘語 Kyprios “塞浦路斯”(見 Cyprus)。
古希臘語中有 khalkos “礦石、銅、青銅”; 一個古代印歐語言中表示“礦石、銅、青銅”的詞彙在梵語 ayah 、拉丁語 aes 中得以保留。拉丁語 aes 最初是指“銅”,但這個詞被擴展到其與錫的合金(見 bronze),由於這種合金比純銅更廣泛地使用,這個詞的主要意義轉向了合金,而新的詞彙則演變成了“銅”,源自塞浦路斯島的拉丁語形式,那裏開採銅礦(煉金術士將銅與維納斯聯繫在一起)。
Aes 進入了日耳曼語(最初沒有區分銅和其合金),併成爲英語 ore。在拉丁語中, aes 是“現金、硬幣、債務、工資”的通用詞彙,在許多比喻表達中使用。化學符號 Cu 源自 cuprum。
作爲“銅幣”,自1580年代開始使用; 作爲“銅製容器”,自1660年代開始使用。形容詞“銅製的或類似銅的”源自1570年代; 動詞“用銅覆蓋”源自15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