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無法區分或感知聲音",14世紀晚期, defnesse,來自 deaf + -ness。
也來自:late 14c.
“Old English deaf(聾的)也指“空的,貧瘠的”,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daubaz(也指古撒克遜語 dof,古諾爾斯語 daufr,古弗里斯蘭語 daf,荷蘭語 doof,德語 taub,哥特語 daufs),源自原始印歐語 dheubh-, 用於構成表示“混亂,昏迷,頭暈”的詞彙(源自希臘語 typhlos “盲”, typhein “冒煙”; 古英語 dumb “不能說話”; 古高地德語 tumb)。
這個詞在18世紀之前的發音與 reef(礁)押韻。指“拒絕聽或聽不見”的意思始於公元1200年。作爲名詞,“聾人”始於公元1200年。 Deaf-mute(聾啞人)源自1837年的法語 sourd-muet。在18世紀至19世紀的英國,聾啞人被當作算命者。古英語 Deaf as an adder(像毒蛇一樣聾)源自詩篇 lviii.5(見 adder)。
這是一個詞綴,表示動作、品質或狀態,附加在形容詞或過去分詞上,形成抽象名詞,源自古英語 -nes(s),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in-assu-(同源詞:古撒克遜語 -nissi,中古荷蘭語 -nisse,荷蘭語 -nis,古高地德語 -nissa,德語 -nis,哥特語 -inassus),來自 *-in-,最初屬於名詞詞幹,+ *-assu-,抽象名詞後綴,可能源自與拉丁語 -tudo 相同的詞根(見 -tud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deaf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