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英語來自古英語的 hlud,意指「吵鬧的;發出聲音的」(通常用於形容聲音、樂器等)。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hludaz,意為「被聽見的」,進一步追溯則來自於印歐語系的 *klutos-(同源詞還包括梵語的 srutah、希臘語的 klytos「被聽見的,著名的」,拉丁語的 inclutus「聞名的,著名的」,亞美尼亞語的 lu「知名的」,愛爾蘭語的 cloth「高貴的,勇敢的」,威爾士語的 clod「讚美,名聲」)。這個詞是從根詞 *kleu-「聽」派生而來的。
在地名中,「吵鬧的」的用法出現於1590年代。到1849年,這個詞開始用來形容顏色、服裝等(意為「華麗的,招搖的」)。此外,它也被口語化地用來形容特別強烈或難聞的氣味。自1650年左右起,這個詞就至少與 clear(形容詞)搭配使用。
在日耳曼語系中,這個詞的同源詞包括古弗里西語和古薩克森語的 hlud,中古荷蘭語的 luut,現代荷蘭語的 luid,古高地德語的 hlut,以及現代德語的 laut,都意指「大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