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 sik,源自古英語 seoc,“有病的,不適的,有病的,虛弱的; 腐敗的; 悲傷的,煩惱的,深受強烈感受影響”,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seuka-,其起源不確定。
這是日耳曼語中的通用詞彙(比較古諾爾斯語 sjukr,丹麥語 syg,古撒克遜語 siok,古弗裏西亞語 siak,中古荷蘭語 siec,荷蘭語 ziek,古高地德語 sioh,哥特語 siuks “生病,有病”),但在德語和荷蘭語中,它被 krank “虛弱,苗條”所取代,可能是通過“扭曲,彎曲”的概念(參見 crank(名詞))。
英語 sick 的限定意義“有嘔吐傾向,感到噁心”可追溯至1610年。自約1200年以來,“因悲傷、憤怒等而感到情緒不佳,身體上受到情緒困擾的痛苦。意爲“對某事物疲倦或厭惡”,可追溯至1590年代。比喻短語 sick and tired of 可追溯至1783年。到1952年,動詞表達方式爲 worry (oneself) sick。
現代口語意義上的“心理扭曲”可追溯至1955年,是該詞彙在此意義上的復興,最初的使用可以追溯至1550年代(“精神或道德上腐敗”的概念在古英語中曾經存在,當時還有 seocmod “心理不健康”的用法)。Sick joke 可以追溯至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