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uicide 的詞源

suicide(n.)

1650年代,“故意杀死自己”,来自现代拉丁语 suicidium “自杀”,源自拉丁语 sui “自己的”(se “自我”的属格),来自原始印欧语 *s(u)w-o- “自己的”,来自词根 *s(w)e-(参见 idiom)+ -cidium “杀戮”,来自 caedere “杀死”(来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kae-id- “打击”)。

可能是英语创造;拉丁语纯粹主义者对这个词多有非议,因为它“可能看起来既参与 sus,一头母猪,也参与代词 sui”[Phillips, "New World of Words," 1671]。

“故意杀死自己”的意思自1728年起被证实。在盎格鲁-拉丁语中,“自杀者”的术语是 felo-de-se,字面意思是“对自己有罪的人”。在19世纪偶尔用作动词。

Even in 1749, in the full blaze of the philosophic movement, we find a suicide named Portier dragged through the streets of Paris with his face to the ground, hung from a gallows by his feet, and then thrown into the sewers; and the laws were not abrogated till the Revolution, which, having founded so many other forms of freedom, accorded the liberty of death. [W.E.H. Lecky, "History of European Morals," 1869]
即使在1749年,在哲学运动的全盛时期,我们发现一个名叫Portier的自杀者被拖过巴黎街头,面朝下,脚挂在绞刑架上,然后被扔进下水道;这些法律直到革命才被废除,革命建立了许多其他形式的自由,给予了死亡的自由。[W.E.H. Lecky, "History of European Morals," 1869]

在英国,自杀者如果成年且精神正常,法律上是犯罪的,但如果被认为精神失常,则不算犯罪。犯罪者在1823年之前会被用桩子 mutilated 并在公路上进行羞辱性埋葬。

Suicide blonde(“自己动手染发的人”)在1921年被证实;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特别是”那些头发染得“相当业余”的人。棒球 suicide squeeze 战术自1937年起被证实。

相關條目

在1580年代,「特定於某個民族或地區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個意思開始流行;而「特定於某種語言的短語或表達」則出現在1620年代。這個詞源自法語 idiome(16世紀),直接來自晚期拉丁語 idioma,意指「語言中的特性」。

這個詞最終源自希臘語 idiōma,意思是「特性,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Fowler 曾寫道,「特性的表現」是對希臘詞的「最接近的翻譯」。這個詞來自 idioumai,意為「將某物據為己有」,而其根源則是 idios,意指「個人的,私人的」(與 dēmosios「公共的」相對)。因此,這個詞的本意是「屬於自己,特有的」(與 allotrios「他人的」相對)。

這個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歐語 *swed-yo-,這是詞根 *s(w)e- 的後綴形式。這個詞根通常用作第三人稱代詞和反身代詞(指向句子的主語),有時也用來表示說話者的社會群體,意為「(我們自己的)自己」。這一詞源也可以在梵語 svah、阿維斯塔語 hva-、古波斯語 huva 中找到,這些詞都意指「自己的」,例如 khva-data「領主」,字面意思是「由自己創造的」。希臘語 hos 意為「他,她,它」;拉丁語 suescere 意為「使習慣於,變得習慣」,sodalis 則是「夥伴」;古教會斯拉夫語 svoji 意為「他的,她的,它的」,svojaku 則是「親戚,家人」;哥特語 swes 意為「自己的」;古諾爾斯語 sik 則是「自己」;德語中的 Sein 也有類似的含義;而古愛爾蘭語 fein 則意指「自我,自己」。

[G]rammar & idiom are independent categories; being applicable to the same material, they sometimes agree & sometimes disagree about particular specimens of it; the most can be said is that what is idiomatic is far more often grammatical than ungrammatical, but that is worth saying, because grammar & idiom are sometimes treated as incompatibles .... [Fowler]
[G]語法和習語是獨立的類別。雖然它們都可以應用於相同的語言材料,但有時對特定例子的看法會一致,有時則會不一致。可以說,習語通常比不合語法的表達更符合語法規則,但這一點值得強調,因為語法和習語有時被視為不相容的概念…… [Fowler]

"濫砍樹木的行爲",1853年,源自拉丁語 arbor "樹" + suicide 等詞的詞尾。 "肆意砍伐樹木的人"的含義始於1873年。 相關詞彙: Arboricidal(1865)。

Arboricide is a crime, as well as homicide. The name of Gastrell, who cut down Shakspeare's mulberry tree, is justly followed by the execrations of posterity, and hangs forever on a gibbet of reproach, vainly craving the boon of oblivion. [New England Farmer, March 1853]
砍伐樹木是一種罪行,就像殺人一樣。 砍倒莎士比亞的桑樹的加斯特雷爾的名字,理所當然地遭到後人的譴責,並永遠掛在恥辱的絞架上,徒勞地渴望被遺忘。 [《新英格蘭農民》,1853年3月]
廣告

suicid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uicid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uicid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