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windler 的詞源

swindler(n.)

「欺騙他人的人,從事詐騙或欺詐的人」,這個詞出現於1774年,來自德語 Schwindler,意指「頭暈目眩的人,奢侈的投機者,騙子」。這個詞源於 schwindeln,意為「感到頭暈,行為奢侈,詐騙」,進一步追溯到古高地德語 swintilon,意為「感到頭暈」,這是 swintan 的頻用形式,意指「衰弱,消失」。它與古英語的 swindan 相關,可能還與 swima(意為「頭暈」)有關(參見 swim (v.))。據說這個詞「大約在1762年由德國猶太人引入倫敦」[OED, 2nd ed. print, 1989]。

相關條目

中古英語的 swimmen 來自古英語的 swimman,用來形容人、魚、鳥等「在水中移動、漂浮,或依靠自然的方式在水中活動」(屬於第三類強變化動詞;過去式為 swamm,過去分詞為 swummen)。這個詞源於原始日耳曼語的 *swimjan(同源詞還包括古撒克遜語和古高地德語的 swimman,古北歐語的 svimma,荷蘭語的 zwemmen,德語的 schwimmen),而其更早的詞根則來自原始印歐語的 *swem-,意為「運動中的狀態」。

這個詞根有時被認為僅限於日耳曼語系,但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說法,可能還有威爾士語的 chwyf(意為「運動」)、古愛爾蘭語的 do-sennaim(意為「我狩獵」)、立陶宛語的 sundyti(意為「追逐」)等同源詞。更常見的印歐語詞根則是 *sna-

「通過游泳渡過」這一及物用法出現於1590年代。比喻短語 sink or swim(意為「沉浮自擇」)可追溯至15世紀初。1590年代起,swim with(或 againstthe tide(意為「隨波逐流」或「逆流而上」)的比喻用法也開始流行。

「搖晃或不穩定地移動」的意思則出現在1670年代,最初用來形容那些因暈眩而看到的物體;而形容頭部或大腦「受到暈眩影響,感到頭暈目眩」的用法則始於1702年。這一用法可以與古老名詞 swim(意為「暈眩、昏迷、恍惚」)相對應,該詞來自中古英語的 swime(意為「失去意識的狀態」),進一步追溯至古英語的 swima(意為「失去意識」)。這一概念似乎表達的是「頭部的暈眩感」。喬叟在作品中使用了 swimbel,形容「頭暈目眩的運動」。

「欺騙、詐騙」這個詞出現於1782年,是從swindler「騙子」(參見該詞)回溯形成的。相關詞有Swindled(已詐騙)和swindling(詐騙中)。在1833年,名詞形式「詐騙行為、詐騙計劃」已經隱含存在。旅行代理人幽默地稱swindle-sheet「費用報告單」的用法出現於1923年。

    廣告

    swindler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windler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windler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