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的 tough 來自古英語的 toh,意指「質地堅韌而強壯,柔韌但不易斷裂;頑強,粘稠,不易分離」。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tanhu-,也與中古低德語的 tege、中古荷蘭語的 taey、荷蘭語的 taai、古高德語的 zach 和德語的 zäh 有關。Watkins 認為它可能源自原始印歐語的 *denk-,意為「咬」,暗示「緊緊抓住」的概念。關於拼寫的部分,可以參考 rough。
這個詞大約在公元1200年起被用來形容「強大有力」,在描述戰鬥或比賽時,也有「僵硬、嚴厲、暴力」的意思。到了公元1300年,它開始用來形容「不柔軟或易碎,具有極大的身體耐力,不易被克服」,並在14世紀初期被用來表示「難以咀嚼」,同時也有「難以忍受」的含義。
這個詞在14世紀中期開始被用來比喻「堅定不移,不易受影響,頑固不化」,而「難以完成,需要極大或持續的努力,艱苦的」這一比喻意義則出現在1610年代。到了1906年,它被用來形容「在面對反對時堅決果斷」。短語 get tough 出現於1938年,而 get-tough 作為形容詞(如 policy 等)則出現在1978年。短語 Tough guy 最早出現在1901年。Tough-minded 則在1907年由威廉·詹姆斯記錄下來。
在美國英語口語中,這個詞也用來形容困難的情況,暗示艱辛、不公等,最早可追溯至1890年。短語 Tough luck 出現於1912年;而 tough shit,作為對抱怨的輕蔑回應,則出現於1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