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的 wol,源自古英語的 wull,意指「羊毛,形成羊和小羊毛皮的細軟毛髮」。這個詞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wulno(同源詞還包括古諾爾斯語的 ull、古弗里西語的 wolle、中古荷蘭語的 wolle、現代荷蘭語的 wol、古高地德語的 wolla、現代德語的 wolle、哥特語的 wulla),而這又源自原始印歐語的 *wele-(1),意指「羊毛」。這個詞的同源詞還包括梵語的 urna、阿維斯塔語的 varena、希臘語的 lenos「羊毛」;拉丁語的 lana「羊毛」,vellus「羊毛皮」;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vluna、俄語的 vulna、立陶宛語的 vilna「羊毛」;中古愛爾蘭語的 olann、威爾士語的 gwlan「羊毛」。
歷史上,羊毛是寒冷和溫帶地區服裝中最重要的材料。這個詞後來也延伸用來指某些其他動物的毛髮。到了十七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用來形容某些人的短而脆、捲曲或 kinky 的頭髮。
美國英語中,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 這個比喻表達「欺騙、愚弄、使人看不清真相」的用法,最早出現於1838年。
字面上來說,dyed in the wool(1725年,與 dyed in the piece 相對)指的是在紡紗之前,材料仍處於原始狀態下染色,這樣染色效果更持久。因此,這個詞後來引申出「從一開始;徹底」的比喻意義,最早出現於1809年,特別是在美國政治中,從1830年起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