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但無品味的」,約1600年;早期為「歡樂的節日」(1580年代),可能是從名詞 gaudy(n.)「念珠中的大型裝飾珠」(14世紀早期)重新形容詞化而來,經由名詞 gaud + -y (2.)。在早期現代英語中,它也可以意味「充滿詭計」(1520年代)。
或者,該形容詞可能來自或受中世紀英語名詞 gaudegrene(14世紀早期)的影響,這是一種黃綠色或顏料的名稱,最初是從焊料植物中獲得的染料(見 weld (n.1))。這個日耳曼植物名稱在古法語中成為 gaude,因此形成中世紀英語詞。根據這一理論,意義從「焊料染料」轉變為「明亮的裝飾」。
作為名詞,「宴會,節日」1650年代,來自 gaudy day「歡慶日」(1560年代)。
That which is
gaudy challenges the eye by brilliant color or combinations of colors, but is not in good taste. [Century Dictionary]
華麗的東西以鮮豔的顏色或色彩組合吸引眼球,但不合乎品味。[世紀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