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界的吉普賽人; 人(尤指藝術家)過着自由而有些放蕩的生活,鄙視常規,對社會標準不以爲然",1848年,源自法語 bohemién 的引申義,意爲"波西米亞人; 吉普賽人",源自國家名稱(參見 Bohemia)。中古英語中"波西米亞的居民或本地人"的詞彙是 Bemener。
法語自15世紀起使用 bohemién 來指代"吉普賽人"。羅姆人被錯誤地認爲來自那裏,可能是因爲他們首次出現在西歐可能是直接來自波西米亞,或者是因爲他們與15世紀的波西米亞胡斯派異端分子混淆了,後者在那個時候被驅逐出境。
這個引申義,指代非傳統的生活方式,在法語中可以追溯到1834年,並由亨利·穆爾傑在19世紀40年代末的故事中廣爲流傳,後來被收集爲 "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普契尼的 "La Bohème" 的基礎)。它在1848年出現在薩克雷的《名利場》中。
The term 'Bohemian' has come to be very commonly accepted in our day as the description of a certain kind of literary gipsey, no matter in what language he speaks, or what city he inhabits .... A Bohemian is simply an artist or littérateur who,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secedes from conventionality in life and in art. [Westminster Review, 1862]
在我們這個時代,“波西米亞人”這個詞已經被廣泛接受,用來描述一種特定類型的文學吉普賽人,無論他說什麼語言,住在哪個城市......波西米亞人只是一個有意或無意地在生活和藝術中脫離常規的藝術家或文人。[《威斯敏斯特評論》, 1862]
因此,形容詞"非傳統的,不受社會約束的"(18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