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naught 的詞源

naught(n.)

14世紀中葉,“邪惡,邪惡行爲”,還有“小事”,約1400年,“虛無”; 15世紀初,在算術中,“零”; 來自 noht, naht(代詞)“無”(12世紀末),來自古英語 nawiht “無”,字面意思是“沒有一點”,來自 na “沒有”(來自 PIE 詞根 *ne- “不”)+ wiht “事物,生物,存在”(見 wight)。還參見 nought

與古撒克遜語 neowiht “無”,古高地德語 niwiht,哥特語 ni waihts,,荷蘭語 niet,德語 nicht 同源。它在古英語中也發展出形容詞意義,“一無是處”,到16世紀中葉已經聚焦於“道德上的壞,邪惡”,儘管現代形容詞是 naughty

相關條目

14世紀晚期, nowghtynoughti “貧困,一無所有”,也指“邪惡,不道德,腐敗,不潔”,源自 nought, naught “邪惡,邪惡行爲; 虛無; 小事; 無足輕重的人; 數字零”(來自古英語 nawiht “無”; 參見 naught)+ -y(2)。

具體含義“性行爲放蕩”始於1869年。緩和的意義是“不服從,行爲或言語不良,不當,淘氣”(尤指兒童的過失),可追溯到1630年代。相關詞彙: Naughtilynaughtiness。在16世紀至18世紀,品行不良的女人可能被稱爲 naughty pack(有時也用於男人,後來用於兒童)。

中古英語來自古英語的 nowiht,意為「無物」,是 nawiht 的變體(參見 naught)。「零,零值」的意思出現於15世紀初。表達 for nought「徒勞無功」的用法可追溯至約1200年。短語 come to nought 出現於15世紀初(become to naught, ycome to naught 則可追溯至約1300年)。

naught, nought. The variation of spelling is not a modern accident, but descends from Old English. The distinction, however, now usually observed between the senses borne by each form is a matter of convenience only, & by no mean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This distinction is that nought is simply the name of the cipher 0, while the archaic, poetic, & rhetorical uses in which the word is substituted for nothing in any other than the arithmetical sense now prefer naught. [Fowler, "Modern English Usage," 1926]
naught, nought. 這兩種拼寫的變化並非現代的偶然,而是源自古英語。然而,現在通常區分這兩種形式所承載的意義僅僅是出於方便,並非普遍認可。這一區分是:nought 僅僅是數字0的名稱,而古老、詩意和修辭上的用法中,除了算術意義外,現在更喜歡用 naught 來替代 nothing。[Fowler, "Modern English Usage," 1926]


廣告

naught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naught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naught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