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作為天體或行星;日光;太陽的光線,陽光」,同時也指太陽作為神祇或崇拜的對象;中古英語 sonne,源自古英語 sunne「太陽」,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sunno(同源於古諾爾斯語、古薩克遜語、古高地德語的 sunna,中古荷蘭語的 sonne,荷蘭語的 zon,德語的 Sonne,哥特語的 sunno「太陽」),進一步追溯至原始印歐語 *s(u)wen-,這是 *sawel- 的另一形式,意為「太陽」。
古英語中的 sunne 是陰性名詞(這在日耳曼語中較為普遍),而在英語中,陰性代詞一直使用到16世紀;此後,陽性代詞逐漸主導,但「並不一定意味著擬人化」[OED]。
Under the sun(意為「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大約出現在公元1200年(晚期古英語中有 under sunnan)。「日不落帝國」最初指的是西班牙帝國,後來則是英國帝國(1630年)。「在陽光下佔有一席之地」(place in the sun,1680年代)最早出現在英語中,是對帕斯卡的 "Pensées" 的翻譯;而德國帝國外交政策中的這一表達(1897年)則來自於馮·比洛的演講。當 sun is over the foreyard(「太陽在前桅上方」)時,這在海上被認為是「正午」,傳統上也是當天第一杯飲品的首次供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