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字母字符,-U-的較早形式,這兩個字母在中世紀英語中可互換使用,首選v-作為首字母(vnder, vain等),而-u-則在其他位置使用(full, euer等)。
在1630年,英語中基於大陸印刷商的影響,確立了輔音和元音的區別,但直到19世紀,一些詞典和其他目錄有時仍將U和V的詞混合為一系列,正如他們對待I和J一樣。
除了那些(vane, vat, vixen)因西南英格蘭習慣將首字母f-替換為v-(以及將首字母s-替換為z-)而改變的詞外,沒有本土盎格魯-撒克遜語詞以v-開頭。16世紀的倫敦口音也特徵性地混淆了-v-和-w-。
作為羅馬數字,代表「五」;在阿拉伯數字引入之前,V在中世紀英語中用來表示序數5。至1832年,V形物體或排列的用法開始出現:V-eight作為一種汽車引擎類型記錄於1929年(V-engine證實於1909年),因其排列方式而得名。V-neck在服裝中出現於1879年。
Mr. D.—"Is that your new dress?"
Mrs. D.—"Yes. It is right in style. How do you like it?"
Mr. D—"Seems to me the neck is fearfully low."
Mrs. D.—"Oh, that is all right. It is the very latest cut. That is called a V neck."
Mr. D—"Indeed! I should call it a C neck."
[Vermont Sentry, Feb. 7, 1884]
Mr. D.—「那是你的新裙子嗎?」
Mrs. D.—「是的。這是最新的款式。你覺得怎麼樣?」
Mr. D—「在我看來,領口低得驚人。」
Mrs. D.—「哦,那沒關係。這是最新的剪裁。這叫做V領。」
Mr. D—「真的!我倒覺得是C領。」
[Vermont Sentry, 1884年2月7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火箭武器系統中,代表Vergeltungswaffe「報復武器」。
「勝利」手勢的V標誌由比利時政治家和抵抗運動領袖Victor de Laveleye於1941年1月構思,象徵法語的victoire和弗拉芒語的vrijheid(「自由」)。它由Radio België/Radio Belgique廣播到歐洲,並於1941年6月由BBC普及,從此成為普遍的盟軍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