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擊、重擊」這個意思出現於1719年,屬於口語表達,可能源自擬聲詞。名詞形式「用棍子猛烈擊打」則出現於1737年。在out of whack(1885年)中,可能是俚語「份額、應得的部分」(1785年),這可能來自於分割的打擊或拍賣師槌子的敲擊聲。
「have(或 take) a whack at」意指「嘗試」,最早出現於1820年(使用have),1845年(使用take)。Wack或whack作為「瘋子」的用法出現於1938年,可能是從wacky逆向形成的,而wacky可能源自於「打擊頭部」的動詞。相關詞彙還有Whacked和whacking。Whacked作為「疲憊不堪」的表達出現於1919年;whacked out則意指「瘋狂」,特別是因藥物或酒精影響,出現於1969年。
在俚語中,Wack和whack意指「不吸引人;瘋狂」,因此引申為「毫無價值,愚蠢」,這一用法出現於1986年,顯然是受到反毒品口號crack is wack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