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最早出現於1520年代,主要用來形容脖子、臉部特徵等,意指「異常彎曲、扭曲,或是向一側稍微扭曲」。它源自一個已經過時的動詞wry,意思是「扭曲、彎曲脖子,偏離直線」。這個詞在中古英語中寫作wrien,而在古英語中則是wrigian,意指「轉動、彎曲、移動、行走」,其詞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語*wrig-。
根據Watkins的重建,這個詞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PIE)*wreik-,意為「轉動」。這個詞的詞源也出現在希臘語rhoikos(意為「彎曲的」)、立陶宛語raišas(意為「跛的、瘸的」)中,皆源自詞根*wer- (2),意指「轉動、彎曲」。
在比喻意義上,這個詞用來形容詞語、思想等,意指「在路徑或目的上狡詐,性情不良」,大約出現在1590年代。至於形容微笑的扭曲,則是在1883年開始使用。原始的意義在awry這個詞中得以保留。
在日耳曼語系中,這個詞的相關詞包括古弗里西語wrigia(意為「彎曲」)、中古低地德語wrich(意為「轉動的、扭曲的」)。相關詞還有Wry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