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Westphalia 的詞源

Westphalia

德國的一個地區,曾經是公國(在1807年至1813年間是拿破崙王國),中世英語中稱為West-valeWestevaleWestfaliaWestphaleWestfall;在17世紀則寫作Westphally。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14世紀晚期,主要用來指從該地區來的織物和布料。

這個名稱的第二部分可能源自日耳曼語falah,意為“田野”(來自原始印歐語根*pele-  (2),意指“平坦;展開”,因此與Pole有關)。過去還有一個名稱是Ostphalia。在15世紀中期,這個名稱的拼寫中出現了不符合詞源的-ph-

結束三十年戰爭的條約於1648年10月24日在西法利亞簽署(分別在奧斯納布呂克和明斯特)。這些條約結束了歐洲的天主教與新教軍事衝突,確立了外交禮節,並最終促成了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現代國際秩序。因此,Westphalian成為了這一政治理念的代名詞。

在17世紀的英國,這個地區還因其培根而聞名。因此,Malevole在Marston的《不滿者》中形容為“面色蒼白的西法利亞培根臉的zaza”。

相關條目

"樁,杆子",晚期古英語 pal "樁,杆子,柱子",是一種普遍的日耳曼語藉詞(古弗裏西亞語和古撒克遜語 pal "樁",中古荷蘭語 pael,荷蘭語 paal,古高地德語 pfal,古諾爾斯語 pall),源自拉丁語 palus "樁",來自 PIE *pakslo-, 詞根 *pag- "固定" 的後綴形式。後來特指 "一根長而細的錐形木棒"。

賽馬場內圍繞賽道的 "內側杆柵欄" 的意義始於1851年; 因此,汽車賽車中的 pole position(1904年)也是如此。1839年,美國英語中的 ten-foot pole 作爲比喻性的度量衡,用於表示不願意用某物(或某人)接觸其他東西。十英尺長的木棒是設置籬笆等常用工具,短語 "Can't touch de bottom with a ten foot pole" 出自流行的老民間歌曲 "Camptown Races"。

"I saw her eat."
"No very unnatural occurrence I should think."
"But she ate an onion!"
"Right my boy, right, never marry a woman who would touch an onion with a ten foot pole."
[The Collegia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une 1839]
"我看到她吃東西了。"
"我想這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情。"
"但她吃了一個洋蔥!"
"沒錯,我的孩子,永遠不要娶一個會用十英尺長的木棒接觸洋蔥的女人。"
[弗吉尼亞大學學生報,1839年6月]
    廣告

    Westphalia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Westphalia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Westphalia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