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rctic 的詞源

arctic(adj.)

14世紀末,artik,意指「與天上的北極有關」,源自古法語的artique,直接來自中世紀拉丁語的articus,再往上追溯到拉丁語的arcticus,最終來自希臘語的arktikos,「北方的」,字面意思是「(星座)熊的」,來自arktos,「熊」;同時也指「大熊座;北方的區域」,因為大熊座是最著名的北極圈星座。

這個詞源自*rkto-,這是印歐語系中「熊」的常見詞根(同源詞還包括阿維斯塔語的aresho、亞美尼亞語的arj、阿爾巴尼亞語的ari、拉丁語的ursus、威爾士語的arth)。至於為什麼日耳曼語系會失去這個詞,則可以參考bear(名詞)。在1550年代,-c-的部分被恢復。

在中古英語中,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天體;而在指地球時,早在15世紀初就已被用作「北方的」;到了17世紀60年代,則開始用來形容「寒冷、冰冷」。作為名詞時,首字母大寫的A-表示「北極地區」,始於1560年代。

相關條目

"家族爲 Ursidae 的大型食肉或雜食哺乳動物,古英語 bera 指“熊”,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bero,字面意思爲“棕色的(那個)”(源頭還包括古諾爾斯語 björn,中古荷蘭語 bere,荷蘭語 beer,古高地德語 bero,德語 Bär),通常被認爲源自 PIE 詞根 *bher-(2)“明亮的; 棕色的”。也許有一個 PIE *bheros “黑暗的動物”(比較 beaver(n.1)和希臘語 phrynos “蟾蜍”,字面意思是“棕色的動物”)。

希臘語 arktos 和拉丁語 ursus 保留了“熊”的 PIE 詞根 *rtko(參見 arctic),但據信在北部分支中因獵人對野生動物名稱的禁忌而被儀式性地替換(比較愛爾蘭語等效的“好小牛”,威爾士語“蜜豬”,立陶宛語“舔舐者”,俄語 medved “吃蜜的動物”)。其他人將日耳曼語單詞與拉丁語 ferus “野生的”聯繫起來,好像它的意思是“北方森林中的野生動物(par excellence)”。

自1570年代以來,用於形容粗魯、粗野、不文雅的男人。自1794年以來,它象徵着俄羅斯。股票市場上“看跌的投機者”意義上的“熊”可以追溯到1709年,是 bearskin jobber 的縮寫(源自諺語 sell the bearskin before one has caught the bear),即“出售未來交割的股票,預計在此期間價格將下跌的人”。自大約1720年起與 bull 配對使用。作爲一種大型糕點的 Bear claw 最早出現在1942年,最初主要在美國西部。 Bear-garden(1590年代)是一個爲觀衆提供娛樂的熊園。

14世紀晚期, antartyk(南極的)“北極的對面”(形容詞),來自古法語 antartique,源自中世紀拉丁語 antarcticus,源自希臘語 antarktikos,“北極的對面”,由 anti- “相反”(見 anti-)和 arktikos “北極的”(見 arctic)組成。

在中世紀拉丁語中,第一個 -c- 不再發音,在古法語中被省略。現代英語從17世紀開始在拼寫中恢復它。同時,14世紀晚期也作爲名詞(大寫字母 A-),指“天空南極或地球南部地區周圍的地區”。

廣告

arctic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arctic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arctic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