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是一種屬於 Daucus 屬植物的普通名稱,自古以來因其大而錐形的可食用根而被栽培。大約在1500年,它被稱爲 karette,來自法語 carrotte,源自拉丁語 carota,來自希臘語 karōton “胡蘿蔔”,可能源自 PIE *kre-, 來自 *ker-(1)“角; 頭”,因其形狀類似角而被稱爲胡蘿蔔。中古英語中野生胡蘿蔔的名稱是 dauke(14世紀晚期),源自拉丁語。
這種植物最初是白色根的,是古人的藥用植物,他們用它作爲壯陽藥和防止中毒的藥物。在古代,它與歐洲防風草並不完全相同。一種紫色根的品種可能早在7世紀就存在於阿富汗,並在公元1100年由阿拉伯人引入歐洲。在16世紀至17世紀的荷蘭,它被培育成現代的橙色根。因此,這個詞作爲顏色名稱的使用在英語中的記錄要追溯到1670年代; 最初它指的是黃紅色的頭髮。
胡蘿蔔有益於視力的理論可能始於古代,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爲了鼓勵人們食用胡蘿蔔,這是少數不短缺的食品之一,英國當局宣傳說夜間戰鬥機飛行員大量食用胡蘿蔔,以便在黑暗中看清目標。” [Ayto,“餐廳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