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death-wish 的詞源

death-wish(n.)

"自己或他人的有意或無意的死亡慾望",1896年,來自 death + wish(n.)。

相關條目

古英語 deaþ 意為「生命的完全停止,死亡的行為或事實,死亡的狀態;死亡的原因」,在複數形式中,意為「鬼魂」,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dauthuz(也來源於古撒克遜語 doth、古弗里西亞語 dath、荷蘭語 dood、古高地德語 tod、德語 Tod、古諾斯語 dauði、丹麥語 død、瑞典語 död、哥特語 dauus「死亡」),來自動詞詞幹 *dau-,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dheu- (3)「死」(參見 die (v.))。與原始日耳曼語 *-thuz 後綴,表示「行為、過程、狀態」。

I would not that death should take me asleep. I would not have him meerly seise me, and onely declare me to be dead, but win me, and overcome me. When I must shipwrack, I would do it in a sea, where mine impotencie might have some excuse; not in a sullen weedy lake, where I could not have so much as exercise for my swimming. [John Donne, letter to Sir Henry Goodere, Sept. 1608]
我不願意讓死亡在我睡著時奪走我。我不願意讓他僅僅抓住我,僅僅宣告我已死,而是要征服我,戰勝我。當我必須遇難時,我希望是在大海中,那裡我的無能可以有些藉口;而不是在一個陰鬱的雜草叢生的湖中,那裡我甚至無法練習游泳。

對於無生命的事物,「停止,結束」,14世紀晚期。從12世紀晚期開始,作為「擬人化的死亡,作為死亡象徵的骷髏」。作為「瘟疫,大規模死亡」,14世紀晚期(指第一次爆發的鼠疫;參見 Black Death)。Death's-head,作為死亡的象徵,始於1590年代。Death's door「接近死亡」始於1540年代。

作為一種語氣加強「至死,致命地」(如 hate (something) to death)始於1610年代;更早的表達為 to dead(14世紀早期)。俚語 be death on「非常擅長」始於1839年。be the death of「成為死亡的原因或機會」出現在莎士比亞(1596年)。表達 a fate worse than death 始於1810年,儘管這個概念古已有之。

Death row「專為被判死刑者設立的監獄部分」始於1912年。Death knell 記錄於1814年;death penalty「死刑」始於1844年;death rate 始於1859年。Death-throes「在某些情況下伴隨死亡的掙扎」始於約1300年。

14世紀初,「希望的行為,心中渴望或想要的動作」,同時也指「所希望得到的東西」;這源自於 wish(動詞)。與古諾爾斯語的 osk、中荷蘭語的 wonsc、現代荷蘭語的 wens、古高地德語的 wunsc 以及現代德語的 Wunsch(意為「願望」)同源。

Wish-book(願望書)指「郵購目錄」,最早出現在1927年(提及「30年前」的情境);而 wish-list(願望清單)則出現於1972年。Wish fulfillment(願望實現,1901年)是德語 wunscherfüllung 的翻譯,最早由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1900年)中使用。

We recall a time 30 years ago when, living on the Dakota prairies far from the semblance of a town, a visit to a store was a rare occasion. But the absence of a store was compensated, in a measure, by the presence of the "wish book". Some folks called it the mail order house catalogue, but the other name always seemed more appropriate. Of a winter evening one could shop and shop as he turned the pages of that entrancing book and found there article after article which was alluringly described and which virtually made one's fingers itch. [Vancouver (Wash.) Columbian, March 29, 1927]
我們還記得30年前的情景,當時住在遙遠的達科他草原,離城鎮的樣子非常遙遠,去商店一趟可謂難得的經歷。不過,雖然沒有商店,但「願望書」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失。有些人稱它為郵購目錄,但我覺得這個名字總是更合適。在一個冬季的晚上,人們可以翻閱那本迷人的書,像是在購物一般,每翻一頁都能找到一件件誘人的商品,讓人不禁想要立刻擁有。[摘自《溫哥華(華盛頓州)哥倫比亞報》,1927年3月29日]
    廣告

    death-wish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death-wish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death-wish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