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death-watch 的詞源

death-watch(n.)

"守夜在垂死者旁邊",1865年,來自 death + watch (n.) "守夜"。 death-watch beetle (1660s) 棲息在房屋中,發出像懷錶一樣的滴答聲,被迷信地認爲是預示死亡的徵兆。

FEW ears have escaped the noise of the death-watch, that is, the little clicking sound heard often in many rooms, somewhat resembling that of a watch; and this is conceived to be of an evil omen or prediction of some person's death: wherein notwithstanding there is nothing of rational presage or just cause of terror unto melancholy and meticulous heads. For this noise is made by a little sheathwinged grey insect, found often in wainscot benches and wood-work in the summer. [Browne, "Vulgar Errors"] 
幾乎沒有人的耳朵能夠逃脫死亡守夜的聲音,也就是在許多房間經常聽到的那種類似於手錶的咔嗒聲; 這被認爲是某個人死亡的不祥之兆:儘管在這裏,對於憂鬱和過分細心的人來說,沒有任何理性的預兆或恐懼的正當理由。因爲這種聲音是由一種小的灰色翅膀昆蟲發出的,夏天經常在鑲板長凳和木製品中發現。[布朗,《俗誤》]

相關條目

古英語 deaþ 意為「生命的完全停止,死亡的行為或事實,死亡的狀態;死亡的原因」,在複數形式中,意為「鬼魂」,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dauthuz(也來源於古撒克遜語 doth、古弗里西亞語 dath、荷蘭語 dood、古高地德語 tod、德語 Tod、古諾斯語 dauði、丹麥語 død、瑞典語 död、哥特語 dauus「死亡」),來自動詞詞幹 *dau-,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dheu- (3)「死」(參見 die (v.))。與原始日耳曼語 *-thuz 後綴,表示「行為、過程、狀態」。

I would not that death should take me asleep. I would not have him meerly seise me, and onely declare me to be dead, but win me, and overcome me. When I must shipwrack, I would do it in a sea, where mine impotencie might have some excuse; not in a sullen weedy lake, where I could not have so much as exercise for my swimming. [John Donne, letter to Sir Henry Goodere, Sept. 1608]
我不願意讓死亡在我睡著時奪走我。我不願意讓他僅僅抓住我,僅僅宣告我已死,而是要征服我,戰勝我。當我必須遇難時,我希望是在大海中,那裡我的無能可以有些藉口;而不是在一個陰鬱的雜草叢生的湖中,那裡我甚至無法練習游泳。

對於無生命的事物,「停止,結束」,14世紀晚期。從12世紀晚期開始,作為「擬人化的死亡,作為死亡象徵的骷髏」。作為「瘟疫,大規模死亡」,14世紀晚期(指第一次爆發的鼠疫;參見 Black Death)。Death's-head,作為死亡的象徵,始於1590年代。Death's door「接近死亡」始於1540年代。

作為一種語氣加強「至死,致命地」(如 hate (something) to death)始於1610年代;更早的表達為 to dead(14世紀早期)。俚語 be death on「非常擅長」始於1839年。be the death of「成為死亡的原因或機會」出現在莎士比亞(1596年)。表達 a fate worse than death 始於1810年,儘管這個概念古已有之。

Death row「專為被判死刑者設立的監獄部分」始於1912年。Death knell 記錄於1814年;death penalty「死刑」始於1844年;death rate 始於1859年。Death-throes「在某些情況下伴隨死亡的掙扎」始於約1300年。

中古英語 wacche,來自古英語 wæcce「一種守望,保持清醒的狀態,清醒性;」也指「為了虔誠或懺悔目的而不睡覺的行為或實踐;」來自 wæccan「守望,保持清醒」,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wakjan,來自印歐語根 *weg-「強壯,活躍。」

「小時鐘」的意義來自1580年代,發展自「喚醒睡眠者的鐘」的意義(15世紀中期)。

從公元1200年起作為「夜晚分為的幾個時期之一」,參考古代翻譯自拉丁語 vigilia,希臘語 phylakē,希伯來語 ashmoreth。從13世紀中期起作為「警衛值班;作為市政守望者的指派;」13世紀晚期作為「有義務巡邏城鎮(特別是在夜間)以維持秩序等的人或團體。」

在中古英語中,還指「為了放蕩和揮霍而在夜間保持清醒的實踐;」因此有 wacches of wodnesse「深夜狂歡和放蕩。」

押頭韻的組合 watch-and-ward 為了維持城市和城鎮秩序的古老習俗,保留了 watch 用於夜間市政巡邏的區別,以及 ward (n.) 用於白天守衛的區別;兩者結合起來意味著「持續的警惕。」

軍事意義上的「軍事警衛,哨兵」來自14世紀晚期。也在18世紀初作為蘇格蘭高地某些不規則部隊的稱號。

「仔細觀察,警惕,警覺」的普遍意義來自14世紀晚期;keep watch來自14世紀晚期。「船員在甲板上保持的時間段」的意義來自1580年代。

The Hebrews divided the night into three watches, the Greeks usually into four (sometimes five), the Romans (followed by the Jews in New Testament times) into four. [OED]
希伯來人將夜晚分為三個更夫,希臘人通常分為四個(有時五個),羅馬人(隨後在新約時期被猶太人採用)分為四個。[OED]
On þis niht beð fowuer niht wecches: Biforen euen þe bilimpeð to children; Mid-niht ðe bilimpeð to frumberdlinges; hanecrau þe bilimpeð þowuene men; morgewile to alde men. [Trinity Homilies, c. 1200]
在這個夜晚有四個夜間守望:在黃昏之前,守望孩子;在午夜,守望初學者;在破曉,守望年輕人;在清晨,守望老人。[Trinity Homilies, c. 1200]
    廣告

    death-watch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death-watch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death-watch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