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east 的詞源

east

古英語 "east", "eastan"(形容詞,副詞)“東部,向東; easte”(名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aust-”,意爲“朝日升起”,也是“東方”的字面意思(也是 Old Frisian 中“ast”“東方”,“aster”“向東”,荷蘭語中的“oost”,老撾語中的“ost”,古高地德語中的“ostan”,德語中的“Ost”,古斯堪的納維亞語中的“austr”,“來自東方”),這個詞源來自於印歐語族的詞根“*aus-”(1),“發光”,尤其是指“黎明的光輝”。東方是黎明破曉的方向。關於拉丁語中地理意義變化的理論,請參閱“austral”。

作爲羅盤上的四個基本點之一,始於公元1200年左右。 "East" 指“共產主義國家”的冷戰用法首次記錄於1951年。法語單詞“est”和西班牙語單詞“este”來源於中古英語,最初是航海用語。聖經中巴勒斯坦的“east wind” 炎熱而毀滅性強(如以西結書 xvii.10 所說); 新英格蘭的東部則陰冷潮溼,不健康。倫敦的"East End" 最早在1846年出現; 曼哈頓的"East Side"自1871年起得名; 印度和東南亞的"East Indies" 在1590年代被稱爲 "東方",以區別於"West Indies"。

相關條目

“南方的,與南方有關的”,1540年代,源自拉丁語 australis,來自 auster “南風; 南方”,源自原意爲“朝向黎明”的原始意大利語 *aus-tero-(形容詞),源自印歐語言的 *heus-tero-(也是梵語 usra- “紅色的; 早晨的”, usar-budh- “在黎明醒來”; 希臘語 aurion “明天”; 立陶宛語 aušra “黎明”; 古斯拉夫語 jutro “黎明,早晨; 明天”; 古高地德語 ostara “復活節”等的來源),源自印歐語言的根源 *aus-(1)“發光”,尤其是指黎明。

如果拉丁語 auster 的意義轉變確實與其他印歐語言用於“東方”的同一詞彙有關,而拉丁語則使用 oriens(參見 Orient(n.)),那麼這種轉變可能基於對意大利半島方向的錯誤假設,“通過意大利軸線的對角線位置解釋了‘東南’的轉變”[Buck]; 參見 Walde, Alois, "Lateinisches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3rd. ed., vol. I, p.87; Ernout, Alfred, and Meillet, Alfred, "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de la langue latine," 2nd. ed., p.94。

或者,這種聯繫可能更古老,來自印歐語言的根源 *aus- “發光”,是 aurora 的來源,也產生了與“燃燒”有關的詞彙,指的是吹向意大利的“熱”南風。因此, auster 意爲“(熱)南風”,比喻爲“南方”。

古英語 easterne “來自東方的,東方的; 東正教的; 來自地球的東部”,源自 east-erne,表示方向的後綴。與古撒克遜語 ostroni,古高地德語 ostroni,古諾爾斯語 austroenn 同源。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的 Eastern Shore 自1620年代起被稱爲如此。

廣告

east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east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east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