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freeze-dried 的詞源

freeze-dried(adj.)

1946年,來自 freeze(動詞)和 dry(動詞)的過去分詞。

相關條目

中古英語 drien,源自古英語 drygan,意爲“使乾燥,使擺脫任何形式的水或溼氣”,也可作不及物動詞,意爲“失去水分”,與荷蘭語 droogen 、低地德語 drügen 同源,源自形容詞 dry。相關詞彙: Drieddrying。早在14世紀,液體的意思是“蒸發”。意爲“洗滌後擦乾(盤子等)”的用法始於1935年。藥物成癮意義上的 Dry out 始於1967年。意爲“停止說話”的 Dry up 最早可追溯到1853年。

這個詞的變化源自於 freesefriese,來自中古英語的 fresen,而這又源自古英語的 freosan(不及物動詞),意思是「變成冰」,屬於第二類強變位動詞;其過去式為 freas,過去分詞則是 froren。這個詞的更早來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語的 *freusan,意為「凍結」。在其他語言中也有相似的詞,例如荷蘭語的 vriezen、古諾爾斯語的 frjosa、古高地德語的 friosan,以及現代德語的 frieren,它們都表示「凍結」。這些詞與哥特語的 frius(意為「霜」)有關,最終都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freus-。這個詞的原始印歐語根是 *preus-,除了表示「凍結」外,還有「燃燒」的意思。這個詞的相關詞彙包括梵語的 prusva、拉丁語的 pruina(意為「白霜」)、威爾士語的 rhew(意為「霜」)、梵語的 prustah(意為「燃燒」)、阿爾巴尼亞語的 prus(意為「燃燒的煤」),以及拉丁語的 pruna(意為「燃燒的煤塊」)。

在描述天氣時,這個詞的意思是「冷到足以凍結」,出現於13世紀。約公元1300年,這個詞還被用來表示「因寒冷而死去」。到了14世紀晚期,這個詞開始被用作及物動詞,意指「硬化成冰,像被霜凍住一樣凝結」。同時期,這個詞還被引申為「使變得堅硬或麻木」。而作為不及物動詞,表示「變得僵硬或靜止不動」的用法則出現在1720年左右。1933年,這個詞又被賦予了「固定在某一水平」的意義;而在資產方面,表示「使無法交易」的用法則始於1922年。Freeze frame這個詞組出現於1960年,最初的意思是「在電視廣告結尾的音樂提示後,暫時凍結畫面,以便觀眾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轉換。」這一解釋來自於《ABC of Film & TV》,出版於1960年。

    廣告

    freeze-dried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freeze-dried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freeze-dried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