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metempsychosis 的詞源

metempsychosis(n.)

“轉世,即靈魂在死後轉移到另一個人或動物身上”,始見於16世紀末的拉丁語 metempsychosis,源自希臘語 metempsychosis,其中 meta, 表示“轉變”(見 meta- ),加上 empsykhoun 表示“放進靈魂”的意思,源自 en 的“進入”(見 in- )和 psychē 的“靈魂”(見 psyche )。吠陀學說中靈魂死後的轉世詞彙。相關詞彙: Metempsychose (動詞)“從一個身體轉移到另一個身體”(1590年代)。

相關條目

1640年代,“活力精神,人類精神或思想”,源自拉丁語 psyche,來自希臘語 psykhē “靈魂,心靈,精神; 生命,一個人的生命,佔據和指導身體的無形的動力或實體; 理解,思想的座位,理性的能力”,也“幽靈,死者的靈魂”; 可能與 psykhein “吹,呼吸”,也“冷卻,使乾燥”有關。

有時將這些追溯到一個 PIE 詞根 *bhes- “吹,呼吸”(源頭還包括梵文 bhas-),“可能是模仿的”[Watkins]。Beekes 認爲這很誘人,但不令人信服,並懷疑基於稀少證據的 PIE 動詞的存在。

希臘人將其擬人化爲 Psykhē,愛神的愛人,常被描繪成一個美麗的年輕女孩; 蝴蝶是她的象徵。在古希臘語中,“逝去的靈魂,精神,幽靈”,被視爲一種有翅膀的生物,常被象徵性地描繪成蝴蝶或飛蛾。

這個詞在柏拉圖哲學和受猶太影響的聖保羅神學寫作中有廣泛的意義發展(參見 spirit(n.))。因此,在聖經用法中,希臘詞是“靈魂作爲感覺,慾望,情感等的座位”,也是“靈魂被視爲一個道德存在,旨在獲得永生”,以及“靈魂作爲一種與身體不同且不會因死亡而消失的本質”。在英語中,“人類靈魂”的含義始於1650年代; “心理學意義上的‘心靈’”的含義可追溯到1910年。

In the Jewish-Alexandrine Pauline, and Neo-Platonist psychology, the psyche is in general treated as the animating principle in close relation to the body, whereas the pneuma (as representing the divine breath breathed into man), the nous, and the Logos (q.v.) stand for higher entities. They are the more universal, the more divine, the ethically purer. By this more explicit separ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ethical activities from the physiological the conception of the mental or psychical (in the modern sense) was at length reache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J.M. Baldwin, ed., London, 1902]
在猶太-亞歷山大保羅和新柏拉圖主義心理學中,心靈通常被視爲與身體密切相關的動力原則,而氣息(代表上帝吹入人的神聖氣息),智慧和邏輯(參見 q.v.)則代表更高的實體。它們更普遍,更神聖,更具倫理純潔性。通過將智力和倫理活動與生理學明確分開,最終達到了心理或心理(在現代意義上)的概念。[“哲學和心理學詞典”,J.M.鮑德溫,ed.,倫敦,1902]

這個詞素的意思是「進入、在……之中、在……之上」(也可以寫作 im-il-ir-,因為 -n- 與後面的輔音融合),源自拉丁語的 in-,意為「在……之中」,而其詞根則來自原始印歐語的 *en,同樣表示「在……之中」。

在古法語(因此也影響了中古英語)中,這個詞素經常演變為 en-,在英語中則有強烈的趨勢回歸拉丁語的 in-,但並非總是如此,這也解釋了像 enquire/inquire 這樣的詞對現象。英語中還存在一種本土形式,在西撒克遜語中通常表現為 on-(例如古英語的 onliehtan,意為「照亮」),一些這樣的動詞延續到了中古英語(比如 inwrite,意為「刻寫」),但現在看來這些動詞都已經消亡了。

*

這個詞素與 in- (1)「不」並無關聯,後者在拉丁語中也常用作前綴,這導致了不少混淆:對於古羅馬人來說,impressus 可能意味著「被壓」或「未被壓」,而 inaudire 則是「聽到」,但 inauditus 卻是「未聽到」;在晚期拉丁語中,investigabilis 可能表示「可以被調查的」或「無法被調查的」。拉丁語的 invocatus 意為「未被召喚,未受邀」,而 invocare 則是「呼喚,向……祈求」。這也使得英語中的一些詞與法語中相同的詞形成對立,例如法語的 inhabitable 意為「不可居住」。

這種混淆在英語中依然存在,對於 inflammable 的含義的猶豫就是一個常被引用的例子。Implume(1610年代)意為「加羽毛」,但 implumed(約1600年)卻是「未加羽毛」。Impliable 可以表示「可以被暗示」(1865年)或「不易彎曲」(1734年)。17世紀的 Impartible 可以解釋為「無法分割」或「可以傳達」。Impassionate 可能是「不受情感影響」或「被情感強烈驅動」。Inanimate(形容詞)意為「無生命的」,但唐ne使用 inanimate(動詞)來表達「注入生命或活力」。Irruption 是「闖入」,而 irruptible 則是「不可闖入的」。

除了表示「利用以獲利」的 improve,中古英語中還有一個動詞 improve 意為「反駁」(15世紀)。To inculpate 是「指控」,但 inculpable 則意為「無罪的,無可指責的」。Infestive 曾經表示「麻煩的,惱人的」(1560年代,來自 infest)和「不歡樂的」(1620年代)。在中古英語中,inflexible 可以解釋為「無法彎曲」或「易受影響」。在17世紀,informed 可以表示「信息靈通」,也可以指「有形的,活躍的」,或「未成形的,無形的」(「這是一種尷尬的用法」[OED])。Inhabited 曾經意味著「居住於」(1560年代)和「無人居住」(1610年代);英語中的 inhabitable 同樣在不同語境中被用於相反的意義,而這種混淆可以追溯到晚期拉丁語。

希臘語起源的詞形成元素,意爲1. “在……之後,在……之間”,2. “改變,變化”,3. “更高,超越”; 來自希臘語 meta(介詞)“在中間; 與……共同; 通過……手段; 在……之間; 追求或尋求; 在……之後,在……之後,在……之後”,在複合詞中最常表示地點、狀態等的“變化”。這來自於 PIE *me- “在中間”(源頭還包括德語 mit,哥特語 miþ,古英語 mið “與……一起,共同,其中”)。

“交換位置”的概念可能導致了“位置、順序或性質的變化”這一意義,這是希臘詞作爲前綴時的主要含義(但它也表示“共同、參與; 與……共同; 追求”)。

第三個現代意義,“高於、超越、支配、處理最基本的問題”,是由於誤解 metaphysics(見該詞)爲“超越物理的科學”而產生的。這導致了現代用法中的巨大錯誤擴展, meta- 附加在其他科學和學科的名稱上,特別是在文學批評的學術術語中: Metalanguage(1936年)“一種爲分析‘客體’語言提供術語的語言”; metalinguistics(1949年以前); metahistory(1957年), metacommunication 等。

    廣告

    metempsychosis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metempsychosis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metempsychosis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