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k 的詞源
shank(n.)
「人或動物的腿」,特別是「從膝蓋到腳踝的部分」,在古英語中是 sceanca,意指「腿、腿部、脛骨」,具體來說就是膝蓋到腳踝的那一段。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skunkia-,可能字面意思是「那個會彎曲的東西」,而其根源則可追溯到印歐語系的詞根 *skeng-,意為「彎曲的」(這個詞根也衍生出古諾爾斯語的 skakkr,意為「歪的、扭曲的」,以及希臘語的 skazein,意為「跛行」)。
從15世紀末開始,shank 也用來指「釘子或針的直部份」。1680年代起,這個詞被用來描述「工具或儀器中,連接作用部件與手柄的部分」。而在1828年,shank 開始出現俚語用法,意指「任何事物的後半部分或結尾」。
幽默地稱呼 shank's mare(意為「自己的腿作為交通工具」)的用法可追溯至1774年(當時寫作 shanks-naig)。
與之相關的日耳曼語詞彙還包括中低德語的 schenke 和德語的 schenkel,都意指「脛部、腿部」。
shank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hank」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