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ticket 的詞源

ticket(n.)

1520年代,「短小的筆記或文件」,源自法語 etiquet 的縮寫形式,意指「標籤,筆記」,來自古法語 estiquette,「小筆記」(14世紀末),特別是那些貼在門或牆上作為公共通知的筆記,字面意思是「被黏貼的東西」,來自 estiquer,「黏貼,固定,附上」,源自法蘭克語 *stikkan,與古英語 stician(「刺穿」)同源,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stikken(「被黏住」),是從印歐語根 *steig-(「黏住;尖的」)派生而來(參見 stick (v.))。

可與 etiquette 進行比較。特別是指那些書面或印刷的卡片或紙條,貼附在某物上以指示其內容、性質、價格,或提供某些特別通知。1670年代,「證明持有者擁有某種權利或特權的卡片或紙張,或債務證明」這一具體意義出現,可能是從「證書,許可證,許可證」的概念發展而來。

在美國英語中,「由某一派系或政黨提出的候選人名單」這一政治意義自1711年起便已使用。「官方對某一違規行為的通知」則始於1930年。

Big ticket item 來自1953年,最初指的是價格標籤。俚語 the ticket(「正確的事物,所期望的」)記錄於1838年(Halliburton),可能源自贏得彩票的想法。

ticket(v.)

1610年代,“貼上標籤,貼上標籤”,源自 ticket(名詞)。意思是“發放(停車)罰單”,始於1955年。相關詞彙: Ticketed; ticketing

相關條目

1750年,源自法語 étiquette “規定行爲”,源自古法語 estiquette “標籤,票據”(參見 ticket(n.))。

法語中的意義發展可能來自於在宮廷上寫有正確行爲指南的小卡片(比較意大利語 etichetta,西班牙語 etiqueta),和/或者來自於士兵住宿時寫在寄宿證上的行爲指南(古法語單詞的主要意義)。

中古英語的 stiken 來自古英語的 stician,意思是「刺穿或穿刺,用武器刺擊;貫穿;驅使」,也有「保持嵌入、固定不動、被固定住」的意思。這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tekanan,意為「刺、戳、尖銳」(同源詞還包括古撒克遷語的 stekan、古弗里西語的 steka、荷蘭語的 stecken、古高地德語的 stehhan,以及現代德語的 stechen,都意指「刺、戳」)。

這個詞被重建為來自原始印歐語的 *steig-,意為「黏附;尖銳」(同源詞還包括拉丁語的 instigare,「驅使」、instinguere,「激勵、推動」;希臘語的 stizein,「刺、穿刺」,stigma,「用尖銳工具留下的印記」;古波斯語的 tigra-,「尖銳、鋒利」;阿維斯塔語的 tighri-,「箭」;立陶宛語的 stingu, stigti,「保持不變」;俄語的 stegati,「縫被子」)。

語源學家曾試圖將其與 *stegh- 連結,這是重建的原始印歐語詞根,意指 sting(刺、刺痛)。不過,Boutkan(2005年)指出,這一連結存在「形式上的問題」,且兩者之間的關係「仍不明確」。

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將某物放置在會保持不變的地方」,無論是否涉及穿透。因此,它也引申出「長久留存在心中的印象」的比喻意義,大約出現於1300年左右。到了15世紀中期,這個詞又演變出「堅持某種行動,堅決主張」的意思。作為及物動詞,「將某物固定在某處」的用法最早可追溯至13世紀晚期。相關詞彙包括 Stuck(過去式)、sticking(現在分詞)。

表達 stick out(「突出、伸出」)的用法出現於1560年代。俚語 stick around(「留下來」)則始於1912年;而 stick it 作為粗魯的建議表達,最早見於1922年。短語 Sticking point(「堅持的底線,拒絕妥協的地方」)則出現於1956年。Sticking-place(「任何物品放置後都不會移動的地方」)最早可追溯至1570年代;現代用法大多是對莎士比亞作品的回響。

「credit」這個詞出現於1640年代,最初用在短語 on tick 中,這是一種口語化的縮寫,源自 ticket(名詞),在當時已不再使用的意義上,指的是「賬單或帳目,債務的確認」(約1600年)。作為動詞時,則意指「以信用購買」(1640年代)或「以信用出售」(1712年)。

    廣告

    ticket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ticket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icket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