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whiff 的詞源

whiff(n.)

weffe, 意思是「惡臭或氣味」,出現於13世紀,屬於擬聲詞。

現代的這個詞很可能是因為煙草從新大陸傳入而新創的:指「輕微的風吹或氣流」,也可以指「吸入煙草煙霧」(1590年代)。可能受到 whiffle 的影響,這個詞意為「以氣流或煙霧的形式吹出」(1560年代)。

到1872年,這個詞開始有了比喻意義,表示「一種味道、一絲氣味或香氣」。在棒球中,作為俚語動詞「揮棒未中」的用法則出現於1913年。因此,作為名詞時,通常指「失敗」。相關詞彙包括:Whiffed(過去式,指揮空棒)、whiffer(揮空棒的人)、whiffing(揮空棒的動作)。

相關條目

在1560年代,作不及物動詞,意思是「以噴氣或輕微的氣流吹動」。到了1660年代,又作不及物動詞,表示「像被風吹動般閃爍或飄動」,這個用法多多少少帶有擬聲的特性。可以參考 waffle (v.),意指「改變方向或意見」,並與 whiff 進行比較。名詞用法「輕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出現在1670年代,並在 whiffle-ball(1931年)中得以保留。

"鬢角上的捲髮或髮髻",最早出現於1890年,最初是士兵間的一種髮型,其詞源不明。可能與 quiff "一口煙的噴氣"(1831年,最初在美國南部使用),被認爲是 whiff(n.)的變體有關。

“威弗球”是一種空心的、有孔的塑料球,是一個註冊商標名稱(美國康涅狄格州謝爾頓的威弗球公司),聲稱從1954年開始使用。據該公司稱,該球是由戴維·N·馬拉尼(David N. Mullany)於1953年設計的,“是爲了解決棒球場地不足和他的兒子打棒球時打破了許多窗戶的問題”,球名基於棒球俚語“威弗”(whiff),意爲未能擊中球。

    廣告

    whiff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whiff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whiff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